欢迎来到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 > 玄幻魔法 > 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 > 第一百章 鲤鱼效应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一百章 鲤鱼效应(2/2)

下府上造成影响?”
巴隆说:“当然有影响,洋人的铜线,千里之遥,瞬息可通,虽然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但是这么多年,一直因此在各种新闻上造谣事端,我们又无从知晓。更何况铜线过我荣府,府上机密信息,岂不也被偷听。”
李谕说:“阁下府上的机密怎么可能被马路上一根区区的电报线得知,哪有这么神,公子多虑了。”
巴隆根本不相信:“我怎么知道你说的真假。”
李谕笑道:“你可以随便找个洋人问问,估计他们也很想知道如何单纯用铜线就能知道四周的讯息。”
巴隆压根不懂,争论不出什么,不过心中依然大为光火,等他老爹回来一定要好好告一状。
李谕打发走巴隆,继续回到书房写作,他的进度很快,已经写到了混沌理论中非常关键也最为出名的“蝴蝶效应”。
“蝴蝶效应”本来出自洛伦兹的一篇演讲,但是他原本所说是“一只海鸥扇动翅膀就足以改变天气的走向。”
他当初用的是“海鸥”,至于蝴蝶的出处,其实一个记者看到论文中的一张关于“洛伦兹吸引子”的图形很像蝴蝶,所以才写成了“蝴蝶效应”。
但其实中国一直有类似的说法,如: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都揭示了混沌理论最关键的一点:初始值极为微小的扰动,都会给系统带来巨大到无法预测的变化。
李谕提前六十年提出了这个观点,但称之为“蚁穴效应”。
后来为了纪念李谕,很多人直接叫做了“鲤鱼效应”。
这个词语是《申报》记者史量才所创,他根据李谕名字的谐音及他所阐述的观点,换了种表述:黄河里一条鲤鱼游动时带起的涟漪,极有可能带动太平洋上一场无敌的飓风。
倒也是个合理的诠释。
直到六十年后,当洛伦兹用计算机模拟出形如蝴蝶的洛伦兹算子后,二者共同成为了混沌理论的代名词。
当然,李谕并没有止于此,他的数学功底可以,进而又用微分几何探讨了混沌理论的数学原理。关于这种混乱的描述,则又用上了包括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内容。
这片论文要比他之前关于射线和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论文花的时间多太多了,足足一个月才完成。
当然,这只是混沌理论的开篇,至于后续,还有待其他数学家的进一步发展。
不过能做到这种程度,已经很不容易,毕竟开创了一个全新且极为重要的数学门类。
如果继续深入写,混沌理论可能再花一年也写不完。李谕懂得适可而止,核心观点阐述清楚就好。然后他校核完成后便寄出了论文。
论文还是挺厚的,足足两百多页,差不多是一本数学书。
李谕当天也收到了瑞典汇过来的00克朗,这个时代的电讯系统没有后世那么发达,又是跨行又是跨国的,所以今天汇丰银行才收到了汇款,照例还是扣掉了10%左右的手续费。
不过算下来,也有300多两银子。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惊悚游戏:这个女鬼是演员 渣男退婚,神医嫡女转头嫁皇叔 重生在末世小说,我连官配都敢杀 重生八七,悍妻不好惹! 夜少家的小祖宗甜又野 武值之英雄崛起 大清搬运工 新婚老公半身不遂,我却怀孕了! 许大茂的四合院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