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 > 玄幻魔法 > 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 > 第一百六十一章 突如其来的想法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一百六十一章 突如其来的想法(1/3)

说话间,总督府内传出声音:“李谕先生来了吗?快快进来。”张之洞竟然亲自迎了过来。
李谕感觉有点受宠若惊,人家可是总督,连忙上前道:“晚生李谕,拜见总督大人!”张之洞道:“不用客气!我可算是把你盼来了!先生真是一表人才,少年英雄!”华世芳在旁也说:“拜见香帅。”张之洞对两人说:“快点来里面坐,今天真是好日子!”虽然湖广总督府没有南京的两江总督府那么阔气,不过也并不小。
三人来到大厅后,张之洞立刻招呼左右:“快,上最好的毛尖。”李谕心想,如果是一百年后,恐怕会上黄鹤楼吧。
张之洞又说:“早闻先生大名,令人神往,吾兴办学堂数年,素来重视西洋科学,但从未见有人可以在西洋于科学一道称雄。”李谕笑道:“中国如此之大,如果可以正确发掘,人才可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若真如此,幸甚幸甚!”张之洞说,
“说到人才,不得不提我近些年所设之自强学堂、工艺学堂、两湖书院,如今也正如火如荼开办之中。先生如今已是帝师,并且精通西学,务必对几所学堂提出建议。”李谕说:“自当竭尽所能。”自强学堂最出名,就是以后的武汉大学;湖北工艺学堂,和各地的工艺学堂一样,也是设立在制造局中,主要是学的化学以及机械学;如今这所学校慢慢演变成了武汉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科技大学。
至于两湖书院,很可惜在清亡后停办了。张之洞对于教育,与兴建汉阳铁厂、京汉铁路一样,也是在摸索中前进的,走过的弯路并不少。
最开始的自强学堂设有方言、算学、格致、商务四门。后来甲午战败,张之洞又对自强学堂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将自强学堂原设的4门课程进行调整,把算学一门移归两湖书院;停止格致,商务两门;将方言一门扩大为英文、法文、德文、俄文4门,之后又增加东文,共计门。
因为张之洞觉得唯有方言一门,
“为一切西学之阶梯”,学通了外文,
“将来格致、商务,即可自行诵译探讨”。再就是中俄、中日近邻,
“时局紧迫,两文尤为切实之用”。但很快,在汉阳铁厂招商承办后,他又将工艺学堂中的化学并入了自强学堂,专列为一门。
因为张之洞认为
“西学事事,原本化学。化学愈精,则能化无为有,化无用为有用,而获利亦因之愈厚”,
“惟化学精奥,非不通西文者所能受业”。虽然后世人看起来确实挺片面,但时局所迫,无可厚非。
而且铁厂、兵工厂这些东西确实对化学比较看重。又过了几年,感觉数理科学是西学基础,又把数理科学的地位提了上来。
总之张之洞毕竟是洋务大臣,洋务派最开始考虑的都是实用性的科学,后来经过几十年发展才慢慢认清了西洋科学的逻辑顺序。
也算是一种必经之路,毕竟张之洞虽然曾经在科举时是拿过
“解元”,又高中探花的人。科举竞争如此大,说明他必然是聪明人,但对于西学的确知之甚少。
当然,对于现代人来说,大家都是从小这么学过来,脑海中早就无形中建立了科学的正确演绎逻辑。
张之洞说:“这几日可以让若溪带着先生到各书院视察一番,但今日我们先就汉阳铁厂等事宜参详一二。”李谕拱手道:“悉听总督大人安排。”汉阳铁厂在江对岸。
武汉三镇中,武昌现在是总督府所在地;汉口主要是租界区;汉阳则兴建有兵工厂、钢铁厂。
去往汉阳要轮渡过江,张之洞在船上说:“早年间,曾国藩大人与李鸿章大人于各地创立制造局,遍寻相关人才。所得华蘅芳与徐寿二人曾制造出蒸汽船黄鹄号,着实令人振奋。我亦希望寻找懂得如此技术之人才,更进一步。”然后看向华世芳:“如今所幸有若溪。而过往徐寿先生之子徐建寅也曾为我汉阳钢药厂出力,只可惜他已于钢药厂试制火药时失事殉职。”李谕讶道:“失事殉职?”徐寿的大名肯定大部分都知道,毕竟是登上过历史教科书的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惊悚游戏:这个女鬼是演员 渣男退婚,神医嫡女转头嫁皇叔 重生在末世小说,我连官配都敢杀 重生八七,悍妻不好惹! 夜少家的小祖宗甜又野 武值之英雄崛起 大清搬运工 新婚老公半身不遂,我却怀孕了! 许大茂的四合院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