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 > 玄幻魔法 > 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 > 第六百五十八章 国士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六百五十八章 国士(1/3)

民国时的北京大学界,一直流传一句话“北大老,师大穷,清华燕京可通融”。
其中“北大老”指的是北大的学生年纪比较大,有不少老学究,而且很多上学时就已经结婚。
“师大穷”并非说北师大没钱,而是说北师大的学生大都是寒门子弟。
其他大学一般每年学费最少二三十大洋,燕京大学高不少,每年160大洋。
而北师大不仅不收学费,住宿也免费,自然成了寒门子弟的首选。
最后一句“清华燕京可通融”,是说清华和燕京的学生出身大多优越。
所以这句俗语貌似是女子的择偶标准
你要是问为什么没有鼎鼎有名的协和医学院可能是因为他们实在太忙了。
医学院嘛,出了名的学业压力大。要是闲着没事周末随便去个医学院看看,会明显感觉与综合类大学不一样校园里异常冷清,见不着几个人。不知道的还以为放假了,找找才发现原来都在自习室里。
协和医学院从刚建校开始,学业压力就很大,毕竟医生这个职业太特殊,是和阎王爷拔河的人。
此前提到过,协和医学院的硬件设施极好,它说全国第二,貌似还真没人敢认第一,即便强如清华和燕京也不行。
协和医学院的学费自然也是最高的,如果得不到奖学金,一年的学费和生活费需400元同样冠绝全国。
协和的学生很少,一年只招25个,还不见得能全部毕业。
不过协和相比同样来自美资的清华和燕京,倒有个优势它是纯个人资本也就是洛克菲勒基金会赞助的,受不到那么多管辖,自主性比较大。
它的一切完全按照美国顶级医学院的要求,教学水平以及学生水平丝毫不输约翰霍普金斯学院。
协和医学院校长胡恒德以及洛氏基金会代表顾临坐着一辆小轿车来接李谕。
李谕笑道“这里离我住的东厂胡同很近,不用这么客气。”
胡恒德说“如此才能代表我们对您的尊重,中国人讲究礼尚往来。”
此时校园已建设完毕,比较惊讶的是李谕看到了一辆救护车,不知道是不是北京第一辆救护车。另外还有几辆小汽车,专门供医生出诊。
在汽车稀缺的年代,学校里还有几辆专门的卡车运垃圾。
不过李谕不是很羡慕,他的大同大学硬件同样一点都不差。
“从协和医学院毕业后,学位受不受美国承认”李谕问。
顾临说“如果是从协和医学院八年制毕业的学生,可以同时拿到纽约州立大学的医学博士学位。”
也就是说从协和毕业,直接就是美国医学博士了,后世博士都很稀缺,更别提这时候。
吕碧城问“也有女学生”
顾临说“当然有,而且还是很优秀的学生,将来一定是技术精湛的医生。”
“我听说你们每年只招二十多个学生,投资这么大,为什么不多招一些”吕碧城问,“因为中国太缺医护人员了。”
顾临叹道“我在贵国多年,中国的几百家医院考察了差不多一半。我与中华医学会的伍连德教授聊起过,以当前中国四万万五千万人口算,想要每万人中有一名医生,即使全中国所有的医学院校都超负荷地扩大招生,也需要几十年才能实现这个目标。短时间很难改变什么。”
直到李谕穿越前,国内每万人医生数差不多是3名多,与老美水平接近。
李谕明白顾临的想法,说道“顾先生的意思是,想解决广大贫困人口的医疗问题,需要先解决上层的指导问题”
“是的,”顾临说,“未来贵国肯定会建立基层卫生组织,在城市和农村广泛开展公共卫生工作。而我们医学院的任务就是培养出高素质人才,去领导和指导这些工作的开展。因此我们只求质量,不重数量,如果有不合格的学生,会毫不犹豫淘汰。”
他的说法倒有几分道理,不过“基层卫生组织”几字,极难做到。
校长胡恒德说“今年招收的学生,会全部编入预科班,进行三年基础学习,打下理化以及生物学基础。我想单单这个环节,就会淘汰掉一些人。”
吕碧城咋舌道“这么严格我晓得理化科目,很难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惊悚游戏:这个女鬼是演员 渣男退婚,神医嫡女转头嫁皇叔 重生在末世小说,我连官配都敢杀 重生八七,悍妻不好惹! 夜少家的小祖宗甜又野 武值之英雄崛起 大清搬运工 新婚老公半身不遂,我却怀孕了! 许大茂的四合院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