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 > 其他小说 > 痞子相公 > 121

底色 字色 字号

121(1/2)

李诫
他说,纵观历朝历代,从来都是富的少穷的多。如果穷的被逼得没了活路, 个个憋着火, 一旦有个旱涝灾害,这把火立时就会烧遍大江南北, 若有狡诈之徒乘机而起, 后果将不堪设想。
此次民乱,就是一次示警。
再看他辖下的山东,去年花大力气清缴兼并的土地,农民有地种,根本不会造反,所以除了年初兖州那场乱子,山东绝大部分一直平安无事。
李诫洋洋洒洒的一本奏折,用的都是浅显易懂的大白话,却说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 让人都找不到理由反驳。
但早朝上的这些人,大多是既得利益者,没几个愿意清丈土地的。
因此百官无人表态,个个垂首不语,一时间大殿内死寂得如一座荒郊古墓。
温钧竹心一横, 什么也顾不得了,从人群中站出来,打破了这诡异的宁静。
他赞同李诫的意见,提请自查温家,做世家大族之表率。
朝臣们一片哗然,谁不知道他和李诫是死对头,为何这二人反倒站
便有几个鼻子灵的官员,嗅到不一样的气氛,心眼也开始转了。
皇上龙心大悦,狠狠表扬了一番温钧竹。
见状,那几个官员立即附议,并自告奋勇请旨清丈土地。
皇上脸色愈加和煦,对百官说,“清丈土地的章程需要仔细商议,这事交给内阁,一个月内拿出条陈。这一个月,你们都去查查自家的田地,有问题自行申报,该补补,该退退,朕不追究你们的责任。”
当官的都不会太蠢,皇上的言下之意他们自然听懂了若是过了期限被查出来,只怕项上人头不保
是以,虽各自有所不满,但明面上,好歹没人提出异议。
凭着一封奏折,揭开清丈土地帷幕的李诫,不出意外,再次成为京城的风云人物。
当然也招了更多的怨恨,那些权贵、世家没几个不咬牙的,都盼着他死于乱军之中
但偏偏事与愿违,李诫屡战屡胜,乱民是节节败退,夏季刚刚过去,便服了整个河南。
至此,局势逐渐步入稳定。
立秋时节,吹来的风不像盛夏的风那般灼人,京城的闷热也散去许多,早晚间都有了凉意。
这天张妲登门,带来了皇上要去秋狩的消息。
赵瑀不禁大吃一惊,“民乱尚未平息,先前不是说不去了吗,怎么突然改变了主意”
张妲悄声说“是武阳公主建议的,说什么彰显帝王风范,震慑那帮乱民,也让臣民们放心,这场乱子不足为题。”
这算什么理由赵瑀摇摇头,无奈道“太牵强京中不能无人坐镇,皇上去秋狩,京中谁人主持大局,秦王留下吗”
“我听秦王妃说,秦王伴驾,魏大学士留守京中。”张妲声音越
赵瑀安慰道“外头的事咱们管不了,只能管好内宅,你把偏院的那位看住了,别让她上蹿下跳惹事。反正齐王不
张妲苦着脸笑道“我真是小看了殷芸洁,不知什么时候她竟和武阳攀上了关系,如今两人特别要好,经常往来。她打着武阳的旗号,我就是想看,也看不住她啊。”
赵瑀的眉头也皱起来,说道“那便找个理由圈住她拿个错处禁足。”
“这法子我也想过,可她学乖了,处处行事小心,我根本拿不出她的错处。唉,这个人,心思太深,咱们和她交往那么多年,愣是没看出来”
想起陈年往事,赵瑀也感慨颇多,暗暗思索半晌,忽一笑,“有了,你就说给齐王祈福保平安,让她去庙里长住,她总不可能邀请武阳公主去寺庙吧”
张妲想想,也觉得不错,“我这就请示母后去,不单她,我也去,一直住到王爷回京。”
“你”
“瑀儿,你别那么惊讶,我是个蠢人,眼界忒窄,与其
赵瑀也没有其他的好主意,只好叮嘱道“多带些人,切记注意安全。”
“放心”张妲满不
她性子急,说干就要马上干,当即起身告辞,“我马上进宫,最好后日就能走,唉,可算离开这个是非地儿喽”
赵瑀莞尔一笑,指着她说“你和齐王真不愧是夫妻,脾性一样一样的,别人看重的权势,你们只觉得是麻烦。”
张妲一怔,缓缓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男扮女装的我,竟然成了皇后!? 崩铁:我自逐火来,来此斩崩坏 拐个军师接招贤令 被退婚后,捡到一只纲吉猫猫 因为手抖就全点美貌值了[无限] [娱乐圈]手可摘月亮 假白富美有暴富系统[穿书] 天倾之后 京港往事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