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 > 玄幻魔法 > 四合院之这不只是四合院 > 第四百二十四章 又一条发家之路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四百二十四章 又一条发家之路(1/2)

“哦,好的,我知道了。”曾长风连忙应声答应道,然后又坐回到了自己桌子前写写画画了起来,好歹是半个大学生,文笔还是很不错的,把一些张姨和于莉已经做好的报表重新再填写一番,修改一下上面的错字儿啥的,这就是他厚着脸皮主动向张姨申请到的活儿,虽然不知道这工作到底有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但是在领导面前,表现得忙碌些总是不会错的,多多少少约会加个印象分。
只可惜曾长风的‘积极’表现显然对错了领导,王秀军压根就没去管他在做什么,而是自顾自的翻看起了桌子上的一份大华日报,国际版块里内容还是没什么变化,显眼位置大篇幅的常驻内容基本都是有关毛熊的,只不过从前几年的各种吹捧变成了如今的各种批判,一评二评三评......都成了一个系列了,真真实实的验证了‘爱的有多深,恨得就有多深’,小篇幅的常驻内容倒是一如既往的都是有关世界各族人民反抗鹰酱的,外带着一些声援亚非拉兄弟们独立自主运动的报道作为点缀。
对于一些嗅觉敏锐的人,也许能从中看出有关世界格局变动的一些蛛丝马迹,但是对于王秀军这样的俗人来说,除了打发打发时间和偶尔增加几个以前没听过的拗口的小国名称的词汇量以外,也就没什么别的意义了,至于国内的报道,那就更加的乏善可陈了,通常情况下无非就是谁谁谁成功出访了哪里,谁谁又在哪里接待了谁,基本都是一些熟悉的人物。
“无聊啊!”只看了几分钟就再看不下去的王秀军打了个哈欠,随手丢开了报纸,然后端起了茶缸子,茶香扑鼻,只是有点儿太烫了,于是就决定先晃一晃再喝,结果这晃着晃着,看着茶缸里面不断上下沉浮的茶叶,脑海里就忽然产生了一个念头。
“这个茶叶,是不是也可以适当的囤上一些呢?”王秀军在心里嘀咕道,他也是刚刚才想到,这会儿的茶叶,准确的说是普洱茶茶饼,在几十年后可是被超出了一个天价,而且是真的比金子都贵的那种。
一般的茶叶,放个几年就过了保质期不能再喝了,哪怕是号称三年茶七年宝的白茶顶多也就一二十年,哪怕不变质味道也会变差,而黑茶,比如普洱茶,因为其特殊而缓慢的自然发酵过程,反倒是存放的越久味道会变得越香醇浓厚,也正是这个特质,普洱茶受到了老茶叶爱好者的追捧,几十年后人们甚至专门针对不同年代的包装特点,为这些不同年份的老茶叶炒作出了不同的级别。
其中最高级的是号级,囊括了从鞭子朝末年一直到五六年以前的一些私人茶庄出产的茶饼,因为那会儿茶庄大都是以号来命名,所以被称为号级茶,其制作风格算的上是最复古的,基本上都是由乔木古树茶制作,规格为一般为七两左右,最外边用笋叶包装,包装顶上印有茶号标志。
年份上稍次一等的,也就是从公私合营以后,私人茶号转变为了国营企业生产出来的普洱茶饼了,不光是有着统一的八中围一茶的商标,更是因为批次和中间那个‘茶’字颜色的不同而细分出了诸如红印,绿印,黄印和蓝印这四个种类,而且不同颜色的印级茶也是各有各的特色。
虽然几十年间后变为天价不乏炒作的成分,但是这两个时期的茶叶也确实有着其不凡之处,首先从选料上,和几十年后包上一个山头,就能规模化的种植茶树不同,早期的种茶技术可没有那么普及,往往是先发现了好茶树的生长地圈起来作为茶园,这些茶园基本上都被地主豪强把持着,再经过几代人传承经营下来才能形成规模,几十上百年的老茶树再加上自然选择的适合其生长的环境,出产的茶叶在品质上就有着先天优势。
鞭子朝结束后,由于各地战乱不断,市场萧条,这些传承了几代十几代的茶园被大量荒芜,茶叶生产贸易也跟着一落千丈,直到了新社会以后,茶叶生产才陆续恢复,不过那会儿饭都吃不饱,国家自然也没什么精力去鼓励种植茶树,所以原料方面还是靠着那些在战火中保留下来的老茶园的产出为主,产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男扮女装的我,竟然成了皇后!? 崩铁:我自逐火来,来此斩崩坏 拐个军师接招贤令 被退婚后,捡到一只纲吉猫猫 因为手抖就全点美貌值了[无限] [娱乐圈]手可摘月亮 假白富美有暴富系统[穿书] 天倾之后 京港往事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