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 > 玄幻魔法 > 直播鉴宝,恭喜大哥喜提牢饭 > 第265章 这块坟地归你了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265章 这块坟地归你了(1/2)

碗墓,其实就是字面意思:用碗搭成的墓。
简单来说,就是把墓室的墓砖,从石头换成了青花瓷碗。
然后用三合土、沙子等介质砌起来。
在清中晚期,川渝地区,乃至两湖地区,都有这样的丧葬习俗。
建造一个全是这样瓷碗的墓,保守估计,起码需要上千只青花瓷碗。
虽然以现在古董的价值来看,这一个墓,光碗就价值几百万了,但在当时,这其实是普通家庭能承担的一种“厚葬”方式。
一个碗在当时也就几文钱,只要有墓地,建个碗墓还是挺便宜的。
“厚葬?那里面岂不是还有很多宝贝?”
茅十七听了张扬的解释,开始在地上的文物里寻找。
他想凭自己的眼光,找到和这批碗一起出土的陪葬品。
“别找了,没有的。”
“一般碗墓里,除了碗,啥都没有,甚至连墓主人的尸骨都找不到。”
根据张扬在网上了解的情况,这种碗墓里的陪葬品,最多就几件随身的饰品,想在这一大堆东西里找,实在太难。
而且看这些碗的数量,盗墓贼显然是没东西拿了,才会想到把这些品相一般的碗给拆下来。
“就这几个碗,也不刑啊!”茅十七惋惜的说道。
“真的吗?你再想想?”张扬嘴角上扬。
“有没有可能,这已经是第二个墓了呢?”
茅十七是懂法的,他马上明白了张扬的意思。
盗掘古墓葬,有一种情况要重判,即多次盗掘。
而这个“多次”的定义,就是三次。
现在已经有两次了,还差一次。
他下意识的又开始在地上找起来,这次终于眼前一亮:
“这个应该既不是清代的,也不是辽代的。”茅十七信誓旦旦的说道。
张扬看向视频里的东西。
两块青石板,乍一看平平无奇,除了上面有点土,诉说着它刚刚重见天日的故事。
但随着茅十七倾斜镜头,视角变化,张扬发现,石板上其实阴刻着一些纹饰和文字。
左边这一块,中心画着“爻”组成的八卦图案。
(爻是八卦图上那些长短不一的横线)
在八卦的正中心,一个正方形的框里,写着一个“力”字。
大力出奇迹?镇压的大力哥?
张扬想不通。
还好在八卦左右两边还有两行字:
【天圆地方律令九章,神煞到此地券抵当(挡)】
虽然不押韵,但一个“券”字,已经揭示了这块青石板的真实身份——【镇墓券】。
这东西的作用,和石头上文字的意思一样,抵挡神煞的。
通俗的讲,这是用来镇墓、辟邪,以及保佑墓主人及其子孙后代的,道教文化陪葬品。
【这是个好东西啊,比之前的镇墓兽靠谱】
【废话,这是道爷下了咒法的】
【我记得以前九叔的电影里就有这个咒语。天园地方,律令九章,吾今下笔,万鬼伏藏,急急如律令!】
“卧槽,兄弟们懂的真多啊!”
张扬看着弹幕发出来的茅山道士的密咒,羡慕的说道。
“老师,看看这块呢?”
茅十七对镇墓券没有半点敬畏之心,盗墓的谁管这个。
他只关心,这个墓是什么时候的。
“另外一张,应该是道爷给墓主人开的地契。”张扬根据自己所学的考古知识分析道。
镇墓券一般都是一式两份。
一份用来镇压、抵挡神煞;
一份用来敬告天地:这块坟地我“买”了。
虽然青石板上的字迹有点模糊,但茅十七还是通过手动打灯,把上面的字给解读了出来。
最顶上是“永证之墓”四个字,意思是,这个墓地的期限是永久的。
当然这只是墓主人一厢情愿罢了,墓地的产权一般只有20年,到期得续租。
正文写着:
“奉,天师之教旨,尊郭璞之遗文……券付亡人徐添用。”
意思就是这位写券的道士,遵循道教天师、和风水学鼻祖郭璞的传承,把这块墓地,交给一个叫徐添的死者使用了。
这个券就是证据。
这种行为放在现在,当然也是违法的。
道士怎么能一个人做开发商呢?
不过落款是“弘治九年正月初二”。
明朝中期,那时候,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男扮女装的我,竟然成了皇后!? 崩铁:我自逐火来,来此斩崩坏 拐个军师接招贤令 被退婚后,捡到一只纲吉猫猫 因为手抖就全点美貌值了[无限] [娱乐圈]手可摘月亮 假白富美有暴富系统[穿书] 天倾之后 京港往事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