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 > 科幻穿越 > 清穿之十皇子的咸鱼日记 > 第 167 章 167 家宴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 167 章 167 家宴(1/3)

太子说不上是众叛亲离,但确实是无人相助。
在场的众多妃嫔、皇子皇女中没有一个站出来说句话缓和场面,让太子有台阶可以下。
太子的亲姨母储秀宫妃小赫舍里氏没有,从前一直跟在太子身后的三阿哥也没有。
康熙没有搭理太子,但也没有出言训斥,只是冷淡地不去看太子,将他晾在一边,径直陪着皇太后说话。
坐在皇太后身边,康熙面上神情和煦,语气温和地提起这次大清与准噶尔开战后漠南蒙古在科尔沁的带头下颇为积极,向皇太后暗示等大清击退准噶尔后,会重赏科尔沁。
皇太后心眼粗,没什么斗争经验,为人没那么敏感,丝毫没有察觉到亭阁中的气氛有异,只听着康熙赞赏科尔沁的话开心得不行,笑得合不拢嘴。
虽然为科尔沁高兴,但皇太后却是个知足的,并不贪心,也没有一心为科尔沁谋求好处,反倒连声对康熙说“皇上不必特意奖赏他们,这是科尔沁该做的,他们都是知道忠君的,蒙古是大清的蒙古。”
皇太后没有孝庄太后那样的政治素养,没那么多谋算心计。皇太后她自己也知道自己脑子笨,不懂得政治斗争,便牢记着孝庄太后临死前对她的叮嘱
凡事都顺着康熙,尽量不要与他起冲突。只要没与康熙翻脸,就算皇太后只是康熙的嫡母,凭着康熙的孝顺,皇太后在宫里也能安生地过一辈子,安享晚年。
对蒙古、对科尔沁,皇太后可以适当护一护。小事上护短无伤大雅,但若是涉及到军国大事,那万万不能护短。大事上对科尔沁该用什么方针、怎么对待,全照康熙说的去做,这样反而对科尔沁更好。
康熙听了太后的话微微一笑,神情隐约更柔和了一些,他没有继续承诺重赏科尔沁,只是转而说道“纯禧嫁去科尔沁已有数月,今天中秋团圆家宴她远在蒙古没能参加,儿子心中十分挂念。”
“中秋已经赶不上了。皇额娘,我们就新年时多赐些赏赐给纯禧,快马加鞭送去科尔沁,让纯禧知道我们都记挂着她。”
皇太后没有转过弯来,还真以为康熙被她说服了不再提赏赐科尔沁的事情,又因中秋家宴满家团圆唯有纯禧不在,便心疼起远嫁到蒙古的大女儿。
皇太后不禁叹了口气,神情有些萧瑟,长吁短叹地点头道“皇上说得有理,正应如此,不能让纯禧觉得自己在科尔沁一个人孤零零的,要让她知道我们都挂念着她,都心疼着她。”
叹息一声,皇太后微微摇头“哀家在蒙古长大,自然是觉得蒙古千好万好,对科尔沁魂牵梦萦。可纯禧毕竟是在京城长大,这里才是她的家乡,她一时半会儿怕是习惯不了草原上的气候。”
皇太后从科尔沁部落远嫁来到京城数十年,一直没有机会回到故土,踏上家乡的土地。
她最知道远嫁的苦楚,不会因为纯禧公主嫁去她的家乡科尔沁就理所当然地认为纯禧公主会喜欢在科尔沁的生活。皇太后不聪明,
但人是真的慈祥和蔼,很能共情他人,有一颗善心。
听着上首康熙与皇太后的对话,坐在他们下首左下第一位置上的贵妃星眸低垂,秋水一般清透的眼眸藏在浓密鸦黑的纤长睫羽下,连一丝眼风都没有泄露。
她的目光落在交叠在自己膝盖上的双手上,目不转睛地盯着小指上佩戴的护甲,似乎在今天、在这个适合突然地意识到这枚做工精细、金丝掐线的护甲很是美丽,情不自禁地入迷欣赏起来。
坐在贵妃附近的惠荣宜德四妃还有储秀宫妃赫舍里氏、咸福宫妃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也是如此,她们都眼观鼻、鼻观心地端坐着,谁也没有在这个时候奉承两大巨头,插进康熙与皇太后的对话当中。
康熙回宫后,脑子没进水没傻透的人都发现了康熙与太子之间的古怪氛围,发现这对往常亲密无间、感情深厚的父子闹起了别扭。康熙心中有气,太子却性情骄矜到不肯低头,也不懂得如何低头。
谁不知道做了十几年鳏夫的康熙最是爱重太子,就算他们现在闹了矛盾,可谁知道什么时候康熙就不生气了,和太子重新和好如初。
宫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惊悚游戏:这个女鬼是演员 渣男退婚,神医嫡女转头嫁皇叔 重生在末世小说,我连官配都敢杀 重生八七,悍妻不好惹! 夜少家的小祖宗甜又野 武值之英雄崛起 大清搬运工 新婚老公半身不遂,我却怀孕了! 许大茂的四合院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