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 > 网游动漫 > 五千年来谁著史 > 第五百九十章 西辽的幸福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五百九十章 西辽的幸福(1/2)

当使团进入到关西东路之后,人烟就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增多起来,这里就是当初的关西六路,从始到终都是汉人的地盘,为赵宋所掌控。可以说对比原先的西夏之地来,这儿才算是宋人真正的基本盘。
哪怕关西六路之地只是先前大宋境内最是贫瘠的一块土地。
萧斡里剌细心的观察着,他还没有进到过传统意义上的宋地呢。
然后他发现,这地方对比还处于军事管制中的轮台城来,真显得有些不一样。
人多了,更见繁华了,这些都不需说,更主要的是他看见了宋人真实的生活。
虽然很多时候他只能远远的看上几眼,但就是那简单的几眼,便已经足够了。这些宋人并没有外边传言中说的那么幸福。
无论是城外的农人,还是城内的市民,他们的穿着大多都很普通,并没有说一个个全是绫罗绸缎,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普通的宋人的精神面貌都很好,一个个面色红润,身强体壮。
很显然他们都是能吃饱穿暖的。
而对比如今的西辽,这般是契丹、党项两族的直属部落中的勇士们才能享有的待遇。
一边是最最普通的老百姓,一边却已经是社会的骨干基石,不说两者间的数量之差,只说那阶级等级之差,就能叫人清晰分明的感受到两者间那不可弥补的差距。
说真的,一个最最普通的社会底层人都能吃饱穿暖的国度,那还是一个人口亿万的国度,它的强大真的超乎了西辽所能的想象。
传言中的美好被戳破之后,暴露出的真实虽然不能如想象中的宝石那么璀璨绚烂,但如黄金一样耀眼的大宋依旧是那么伟大
本来就认为契丹的唯一生机在西方的萧斡里剌,现在就更加这般认为了。
一个富庶而又尚武的国度,真不是现在的西辽可以招惹的。
从西域一路走到关中,他们沿途虽多是潦草草的掠过,但有一个场面却不止一次的被他们见到过。那就是地方各州府的乡土兵。
乡土兵就是民兵,再或者说就是先前的弓箭社。
赵宋重文抑武,宋军武力不怎么样,这似乎已经是为后世的亿万芸芸众生所公认的事实了。
可事实上呢赵宋民间的尚武之风绝对与后世许多人的想当然大相径庭。
弓箭社就是其中的代表。
乍然听到这名字,很多人都会想到射击馆,加之弓弩手为宋军主力,很多人就想当然了,觉得那就是一种有组织的射箭团队的即时感。
可实际上,在河北关西等州县的弓箭社,一个个却无不是大型的综合演武场。里头不光有拉弓射箭,还有刀枪棍棒、斧钺钩叉。可以说除了铠甲盾牌、火筒火炮等管制品之外,宋军的一切那弓箭社里都有。
“使拳”、“舞斫刀”、“舞剑”、“舞蛮牌”,“射弓”、“乔相扑”、“射弩”、“使棒”,总之,那里就是一个实战格斗培训场。
从内里走出的各地乡兵民兵的战斗力比之赵宋的经制之师甚至都要更有战斗力。
因为这弓箭社在成立之初的最大目的,就是保境安民。
从唐末时候发芽,到五代十国时期成熟,弓箭社唯一的目的都是在保境安民官府已经不去想了,、流氓、土匪盛景一时,天下百姓饱受涂炭,那老百姓就只能自己来救自己每家每户出一个男丁,参与弓箭社,他们“带弓而锄,佩剑而樵,器甲鞍马,常若寇至”,随时能抽刀子玩命
在时光步入赵宋后,中原内陆的弓箭社日渐废驰,截止到现下也只有河北与关西诸路的弓箭社还保持着基本的作用。
因为那个地方都靠近边境,弓箭社之众俨然就是宋军最好的补充。
历史上的两宋交际,不管是关西六路一次次不可思议的暴兵从宣和北伐到大小种之援军,然后是范致虚、钱盖之军,接着又是富平之战,接连爆出了几十万大军,剩下的残兵败将都还被吴家兄弟引入川蜀卡死了金军入蜀的可能还是河北中原掀起的阵阵抗金浪潮,弓箭社都在其中起到了极重要的作用。
但是在如今的时空,扫平了外患的赵构说什么也不会允许河北、关西等州县存在如此“恐怖”的民间组织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惊悚游戏:这个女鬼是演员 渣男退婚,神医嫡女转头嫁皇叔 重生在末世小说,我连官配都敢杀 重生八七,悍妻不好惹! 夜少家的小祖宗甜又野 武值之英雄崛起 大清搬运工 新婚老公半身不遂,我却怀孕了! 许大茂的四合院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