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 > 玄幻魔法 > 人在三国:从传道起家 > 第152章 黄巾很行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152章 黄巾很行(1/3)

刘虞:“你说即便是黄巾自己,在分田这个事上也和百姓同样的待遇?”
商人:“州牧姥爷,确实是这样,即便是他们那教主贼酋许辰,也是拿薪俸的,这事儿在渔阳人人皆知,据说他的薪俸也不过就是每月一千钱而已。”
刘虞顿时默然,历来打天下莫不是封官许愿、赏田赐爵,怎么到黄巾这里就不一样了。
没有爵位和封田,谁还愿意把脑袋别在裤腰上跟你拼命啊,大家不都是为了荣华富贵而已。
但是让他想不明白的是,明明黄巾待遇这么寒酸,他们却都十分乐意。
就连许辰这个教主,居然自己给自己发工资,虽然听起来有些可笑和荒谬,但刘虞却完全笑不起来,细想的话,他还觉得有些恐怖。
人追求荣华富贵的本性最难克制,如果黄巾上下都能做到这么克制,那他们不要荣华富贵,要的是什么?
“不对,黄巾如此做法,百姓倒是感恩戴德,但只税两成,他们绝不可能养起万人兵甲大军!”刘虞治政经验丰富,一下就察觉到问题所在。
为什么大汉地方兵多缺少甲衣,是他们嫌重不愿意穿吗,还不是因为穿不起。
一块十多斤的好钢,需要一个铁匠折迭锻打忙活大半天,这成本自然也十分高昂,要想打造一套兵甲,别说士兵负担不起,朝廷也只能供应给中枢的精锐部队,地方兵那就别想了。
黄巾就收这么点税,想要装备这么多兵甲,根本就是做梦。
刘虞的这个问题别人可能还答不上来,却一下问到了商人的专业上,一说起这事儿,商人的脸色就古怪起来。
“州牧不知道,黄巾虽然收税不高,但控制着治下几乎所有商业往来,百姓买盐铁用耕牛铁犁或者是其他需要交易的东西,多数都只有通过黄巾一个叫做农销社的地方才能实现。
按照我的估算,通过税收和商业的控制,黄巾至少可以获取百姓五成的粮食,当然百姓在交易中,也获得许多生活生产的必需品。
说到底黄巾几乎把原本需要商人完成的事情,全都自己做了,这利润自然也全都被黄巾赚取。”
商人的话刚刚说完,刘虞的脑子里顿时冒出来几个字,那就是“盐铁专营”,大汉的士人对这个绝对不陌生,毕竟就在本朝还专门就这个东西展开过一次大辩论。
盐铁专营对财政的提升有多么巨大那自不必说,若是没有盐铁专营,汉武也很难支撑起一次次对草原的大规模军事行动。
先秦时管仲便有过计算,一千万人口中需要纳税的人约在一百万,每月征三十钱总体的税入也才三千万钱,但盐铁专营只需要每升加价两钱,每月便可多获利六千万钱。
而且这种“官山海”政策并不直接征税,百姓感受不到交税的痛苦,也就不会产生抱怨。
刘虞身为名士熟读经书,本身又精于治理,如何能不知道这种官山海政策的好处。
这个时候他才醒悟过来,黄巾能变成今天这样的巨寇不是没有道理的,他们并不是什么野路子,反而清楚的知道怎么搞经济搞军事搞民生,而且搞得相当不错。
黄巾现在搞的可不是什么盐铁专营,而是把所有能涉及的商业活动全都控制住。
他再度多问几句,又从商人口中得知黄巾把之下所有工匠统一管理,进行集中生产,从而提供了大量的如布匹、瓷器陶器、孔煤,铁质农具等等这类生活生产用品。
只要百姓始终处于相对安定的环境里,他们自然倾向于用手中余粮换取这些生产必需品。
虽然刘虞也知道,黄巾也就是现在地盘小才能一把抓,但问题是这些举措确实撑起了黄巾如今的发展,而这显然是让自己头疼的事情。
这时候他再度看向了商人:“既然黄巾掌控治下全部商业交往,那你又如何去那里行商,百姓有东西只需要去农销社买去,何需用你?”
齐周和程绪脸色也为之一变,看向商人的眼神就不对了起来。
商人闻言脸色一僵,正要打马虎眼,但看到几人的目光变得危险,他就意识到自己必须得有个交代,不然他们只怕要把自己当做奸细了。
“是这样的,那黄巾也不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男扮女装的我,竟然成了皇后!? 崩铁:我自逐火来,来此斩崩坏 拐个军师接招贤令 被退婚后,捡到一只纲吉猫猫 因为手抖就全点美貌值了[无限] [娱乐圈]手可摘月亮 假白富美有暴富系统[穿书] 天倾之后 京港往事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