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 > 玄幻魔法 > 李世民为弟弟剧透头疼中 > 分卷阅读342

底色 字色 字号

分卷阅读342(1/2)

王氏”, 名义上是天下最顶尖的大世家。
但此世的太原王氏先经过永嘉之乱, 后最显赫的王愉一脉被刘裕灭门,仅留王慧龙孤身投奔北魏。太原王氏名声还在,但无论是在官场还是地方上的影响力都已经衰退, 全靠祖上名声支撑门面。
入唐之后,太原王氏名义上是顶尖世家,其实地位已经和二等世家无异。“崔卢李郑”四姓世家在婚姻上常不带太原王氏玩。
因经济和政治上的双重弱势, 太原王氏对李渊的工作很是配合,与寻常地方豪强没区别。
但河东就不一样了。
河东是关中郡姓世家的起源地, 自魏晋以来, 就是世家掌控的地方。
关中郡姓以“韦、裴、柳、薛、杨、杜”为首。光是河东一郡,有河东薛氏、河东柳氏、河东裴氏三个郡姓。
关中郡姓是关陇贵族的一部分,薛柳裴三姓在朝堂上也占据高位,并不给李渊面子。
李渊被命为山西、河东慰抚使,名义上军政一把手。但河东世家在天下大乱之后自修坞堡, 以组织乡勇的名义蓄养私兵,河东官吏也以河东世家为尊。李渊无法插手河东事务。
听着李渊介绍河东开展工作的困难时, 李玄霸一边收集情报,一边和二哥科普后世一些关于河东的谣言。
后世盛唐安史之乱这一段历史养活了许多营销号,出现了许多谣言。
比如说安史之乱是大唐不带支持窦建德的河东玩, 所以河东就叛了。还有更甚者, 说河东一直是半独立。
就算只是识得唐朝几个“薛柳裴”的名人, 也说不出这等荒唐话。
掌控河东郡的薛氏、裴氏、柳氏身为关陇贵族的一员, 是支持李唐的中坚力量。三家在唐初出了许多宰相,与李唐联姻者也不少。
窦建德麾下几乎没有河东世家的人。民间百姓纪念他,但世家对他冷眼相待。
那时社会的经济文化命脉都握在世家手中。初唐盛唐关中郡姓在朝堂占据绝对优势,河东郡是他们的大本营,他们不可能不惠及自己家乡。
窦建德之死造成了唐初窦建德部下多次叛乱,但与盛唐时中原的混乱已经没有关系。
安史之乱的原因很复杂,究其本质仍旧是王朝由盛转衰时“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土地兼并造成混乱让野心家找到机会”那一套陈词滥调,这里暂且不提。继续说世家。
河东世家站位很及时,倒是山东世家在唐初没有慧眼识珠,登上李唐这条大船,所以在唐初政治地位较低。
唐高宗夫妻俩打击的不是山东世家,而是试图抬起山东世家打压关陇贵族。重视科举只从表面上看,也是对诗书传家的山东、南方世家更有利。
黑暗的五代十国拉着世家一同进地狱后,宋之后的科举才是对寒门更有利。
安史之乱之后,唐朝关陇贵族遭到极大打击,山东世家通过科举迅速上位,唐朝中晚期宰相多出自山东世家。
排一下宰相名单,就可以看出初唐盛唐的宰相多是出自关中郡姓,中唐晚唐的宰相多是出自山东郡姓。
不过山东郡姓虽然依靠科举大量进入朝堂,但又厌恶科举这个非门荫的选拔人才方式。
当山东郡姓的官僚彻底占领朝堂中枢之后,就多次希望废除科举,并歧视科举出身的官员。颇有一种自己过了河就要砍桥的美。
李世民听着弟弟在心中碎碎念,眼珠子时不时地转一下,十分难受。
好想和弟弟聊天。但是他的心灵感应不过关,只能一个字一个字地蹦出来,蹦得还特别累。若说五六个字,快和急行军的疲惫相提并论了。
为什么要在我无法回答的时候碎碎念这么有趣的话啊我想多听听那些世家的丑事
李渊分享完情报和现状时,李玄霸也意犹未尽地结束了自己在心里的碎碎念。
这时他才想起来,自己好像不小心对二哥说了“唐高宗夫妻俩”。
不过也无事,他没有把女帝的事说出来。
如果这次嫂子没有英年早逝,太子又出生较晚,估计就是太子正常继位,或许便没有女帝的事了。
不过也有可能女帝将来仍旧成为太子宫中妃嫔,或者干脆女帝和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惊悚游戏:这个女鬼是演员 渣男退婚,神医嫡女转头嫁皇叔 重生在末世小说,我连官配都敢杀 重生八七,悍妻不好惹! 夜少家的小祖宗甜又野 武值之英雄崛起 大清搬运工 新婚老公半身不遂,我却怀孕了! 许大茂的四合院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