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 > 玄幻魔法 > 李世民为弟弟剧透头疼中 > 分卷阅读677

底色 字色 字号

分卷阅读677(1/2)

头疼的事,大可告知陛下。朝中还没有不能等几月的紧要之事,待陛下回复也来得及。”
李玄霸没好气道“二哥惯爱压榨我,若是其他人坐镇长安,二哥会认真思考;对我,他只会抱怨我为什么烦他,他正打仗呢,让我自己看着办。”
裴世矩“”
裴世矩道“高昭玄在,他会拦着陛下。”
李玄霸道“二哥根本不会让高老师知道这件事。”
裴世矩“”
看来还是高昭玄罚得少了。
裴世矩虽无语,也知道李玄霸的预判可能是正确的。他不由埋怨苏威,为何不等陛下回来再搅风搅雨,非要给李玄霸制造难题。
李三郎只是一个监国亲王,这等重责哪能让李三郎背
心里有再多不愿意,李玄霸还是出宫去找苏夔一叙。
苏夔见李玄霸在晋王府见他,惊讶道“你唤我入宫便是,我不觉得麻烦。”
李玄霸“”我只是好久没回家,回来喘口气,和你没关系,不要擅自自我感动。
苏夔就是很感动,感慨李玄霸这个友人真是太体贴。
李玄霸在苏夔又要问他要琴的之前,把话题拐到正事上“苏伯父受了什么刺激,怎么如此激进”
李玄霸语焉不详,苏夔也知道李玄霸问什么。
他失笑“父亲一直对被隋炀帝驳回的上策耿耿于怀。只是隋炀帝不可能同意他的献策,他说再多也无用,便作罢了。他相信陛下是明君,不仅会认可自己,也能顺利执行这一项利国利民的政策,便坚持上书了。”
苏夔笑了笑,收起笑容,神情略有些悲伤“父亲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大好。他常说自己不知道能活到什么时候,说不定还活不过自请镇守边疆吃苦的薛老师等友人。若不快些把这件事办妥,他就无颜与这些友人并列了。”
并列李玄霸沉默。
平时都看不懂气氛的苏夔此刻像是能看透李玄霸的内心似的,道“我知道无论是你还是世人,都不会将父亲与薛老师、高公等人并列。父亲在大隋的权势远远高于他们,但名声比他们远远不如。正因为不如,父亲才不甘心。父亲其实是很重名的人。”
李玄霸道“苏威其性狠戾,不切世要,求名太甚,从己则悦,违之必怒,此其大病耳。”
苏夔对李玄霸不客气的评论笑了笑,道“此乃隋文帝之语。大德也听过”
李玄霸道“是啊。”
在隋文帝时期,苏威无论是广结群臣还是经营声望,就只为了两个字,“求名”。
他本就是非常看重当世名和身后名的人,也曾是能在隋文帝面前据理力争不肯妥协的人。
只是“求名”之心敌不过对身家性命的害怕,让他成为了隋炀帝身边那个阿谀奉承的五贵。
苏夔道“不过我以儿子的角度来看,父亲此举也不仅仅是求名。大德可知我祖父”
李玄霸点头“知道。”
苏威的父亲是西魏实际掌权者、北周奠基者宇文泰的肱股之臣苏绰。宇文泰富国强兵的改革都有苏绰参与。
后世网络上对苏绰的了解大概是从一个知乎人编的“用清官和贪官相互制衡”的假文章。或许许多人不知道苏绰这个名字,但对这篇文章略有耳闻。
真实的苏绰是一个心系百姓的儒臣,精通数理和度支,一生勤俭朴素,为西魏鞠躬尽瘁,四十九岁便死于积劳成疾。
他为宇文泰所上的“六条诏书”,其一便是“均赋役”,调济贫富,不可征贫弱而免除豪强的赋税,断不可能提出让宇文泰养贪官害民的事。
苏威刚做官就能有如此大的声势,与他是苏绰之子分不开。
苏夔道“祖父在世时,西魏正处于战火中。为了尽快使西魏强大,祖父制定了许多严苛敛财的赋税政策。祖父离世时,一直对此事耿耿于怀。”
李玄霸道“今所为者,正如张弓,非平世法也。后之君子,谁能弛乎”
苏夔眼眸一亮,脸上笑容复起“大德又听过了。”
李玄霸心道,他刚从记忆殿堂中把这句话调出来。
这句话并非出自苏绰传,而是出自苏威传。
苏绰死时仍旧对自己制定的严苛法令耿耿于怀,很担心这些战时法令会延续到和平时期,变成害民虐民的凶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男扮女装的我,竟然成了皇后!? 崩铁:我自逐火来,来此斩崩坏 拐个军师接招贤令 被退婚后,捡到一只纲吉猫猫 因为手抖就全点美貌值了[无限] [娱乐圈]手可摘月亮 假白富美有暴富系统[穿书] 天倾之后 京港往事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