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 > 玄幻魔法 > [唐]今天也在努力当太子 > 第 136 章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 136 章(1/3)

年轻大夫的摇人行为使村长彻底放下心,再也没有异议了。
义诊进行得并不是很顺利,学生们医术并不差,但是可以免费的药材有限,种类也不是很全面,他们只能竭尽所能,能针灸按摩就不用药,一定要用药也尽量用便宜的,最好是自己在野地里扯点草药就行的那种。
不全是因为药材紧缺的缘故,这本来也是学生们要学习的内容之一。因为太医署日后主要服务于普通百姓,让他们不花钱、少花钱非常重要,如此贫寒百姓才有更多看病机会。
百姓也没有异议,甚至更高兴。
如果学生给他们开了好药,短时间来看自然高枕无忧,只是很多人的病不是三两日就能好的,而义诊只有两天时间,等到学生们走了,药也吃完了,他们该怎么办
倒不如现在这样,开的药极其简单普通,等到人走了,他们或自己去山上扯了药、或者拿着方子去药铺买来继续吃,总归压力都不大。
李承乾还跑去问排队的百姓问题,拿着个小本本做记录“你是哪个村的叫什么名字家里有几口人除了种地还有什么收入以前生病了怎么办如果有一个药铺,大夫水平差不多就是这些大夫这样,药材比市面上便宜一半多,你们会去看病吗”
“真有这样的好事”百姓听到他这么问,大都很高兴,“朝廷要开药铺了吗”
“可能吧。”李承乾也不知道李世民和太医署怎么打算的,所以含糊其辞,“那如果朝廷开设这样的药铺,你们会想去看病吗”
“小病还是不会去,但大病可能就去了。”其中一个百姓道,“去年冬天我阿娘病了,家里银钱不够治病,只吃了几副药就吃不起了,差点没熬过去。如果当时药材能便宜点就好了。”
“是啊是啊,我一叔家的小子也是”
其他人也多有感触,谁还没有几个吃不起药耽误治病的亲朋好友呢差点没熬过去还是轻的,至少最后还是好了,真熬不过去丢掉性命的都多的是。
如果药材能便宜一点,他们也能多一点机会。
这就是李承乾提议开办太医署的初衷,想要人人都能治得起病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他们现在能做的,就是减轻普通百姓看病的难度,让更多百姓有就医的机会。
晚上义诊结束,李承乾也和孙思邈说起太医署在各地开办药铺的事,第一批学生眼看着可以毕业,这件事也该提上议程了吧
孙思邈却叹了一声“署令向圣上提过,只是如今国库银钱不丰,圣上的心思都放在突厥战场上,短时间内恐怕开不了药铺。”
李承乾皱了皱眉。
隔了两天,工部的匠人按照李承乾的思路,把火炕琢磨得差不多了。先在农庄试着建了几个,试用效果很不错。
李渊也前去看热闹,伸手摸了摸热气腾腾的炕,非常心动“给朕也弄一个。”
太上皇住的地方自然不会缺了炭火,李渊的房间整日也是
暖融融的,但房间暖和和床上暖和是两个概念。
之前李承乾给他弄了暖炉,用铜制成的壶具,装上热水,套上罩子塞进被子里,晚上就能睡得好一些,然而水总是会凉的,来回更换又会惊到睡眠,到了后半夜就不怎么舒服了。
但这火炕就不同了,只要适当添加炭火,就可以保证一整晚都是暖和的,不比暖炉舒服多了
李承乾原本也想给阿翁建火炕的,不止阿翁,还有先生陆德明,他们年纪都不小了,这种天气最容易生病,病了也不容易好,少不得要仔细一些。
只是火炕简朴粗陋,比不得床榻精致,还怕阿翁会不喜欢,没想到李渊自己倒主动要求,李承乾当然是答应了。
后来他才知道,火炕也不是一味粗陋的,如果工部来的工匠愿意,也可以修得精致华美。
不过李承乾拦住了,还有那么多百姓呢,不能花大量时间在一个火炕上,李渊对此也深表赞同。
李承乾让匠人去附近几个村教百姓建火炕,同时在报纸上公布了建造之法,同时说明了注意事项,也就是小心一氧化碳中毒之类。
不过火炕设计了烟囱,问题倒也不大。
这个冬天异常忙碌,朝廷忙着和突厥打仗,百姓忙着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男扮女装的我,竟然成了皇后!? 崩铁:我自逐火来,来此斩崩坏 拐个军师接招贤令 被退婚后,捡到一只纲吉猫猫 因为手抖就全点美貌值了[无限] [娱乐圈]手可摘月亮 假白富美有暴富系统[穿书] 天倾之后 京港往事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