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 > 玄幻魔法 > 明末:我,孙可望!绝境翻盘! > 第367章 西北流浪者吴三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367章 西北流浪者吴三桂(1/3)

当看着这一切后,吴三桂面如死灰,他知道潼关十有八九是守不住了
“孤从军二十余载,不想竟有今日。”
“眼下,孤当如何是好啊”
潼关城中,吴三桂问计于自己的幕僚方光琛。
“王爷,为今之计,惟有三十六计中的最后一条,方能助王爷以全其身。”方光琛委婉道。
到了现在,陕北和河东都已经告急。
吴三桂原本是打算回师潼关,收缩防线。
以两三万兵马依托潼关重镇和十二连城堵住关东之兵。
而后腾出兵马收拾张胜,堵截蒲津渡,坚守关中的。
可是吴军的主力西行,却一路兵马四散。
只剩下区区七千残兵回到了潼关。
就这点兵力连守住潼关都不够。
又如何能够分兵收拾张胜,堵截蒲津啊。
把陕北西军和山西西军打回去啊
陕北、河东、潼关。
这三处乃是守卫关中的要害之地。
三者缺一不可
而现在陕北已经被张胜绕过,河东也已经被张虎突破。
就连吴三桂能够守住潼关那又能怎么样
更何况以七千残兵,又怎么能在潼关敌孙可望的数十万众
所以事到如今,方光琛也只能建议吴三桂放弃潼关,放弃陕甘而逃了
吴三桂闻言也是沉默不语,半响之后他缓缓道“廷献先生,依你之见。”
“本王是应该返回云贵,重振旗鼓,还是应该西撤甘肃,出师西域”
现在陕甘的失守对于吴三桂来说已成定局。
逃跑是他活命的唯一选择。
但是往哪里逃,却还是值得深思的。
他现在就和昔日的李自成一样有两条道路。
一是南下,二是西撤。
只不过唯一不同的是李自成昔日南下的是湖广。
而他要返回的却是云贵。
“王爷,依学生之见,王爷当西撤关中。”
方光琛叹气道“王爷在潼关还有七千精锐,还有三千守军。”
“除此之外,在西安王爷爱将夏国相手中还有一万兵马,在蒲津渡口还剩下一些山西败兵。”
“要是以这些兵马为基础,再会合各地零散的守军。”
“王爷至少还能带着三万兵马西撤。”
“以此兵马和孙可望为敌自然是不可。”
“但西出嘉峪,进入西域,行西辽之事。”
“在异国他乡,打下一国,威福自操,却还是够的。”
吴三桂闻言也是有所意动,带着兵马直接跑到甘肃,而后杀入西域。
那么远走他乡之时,他靠着老本兵马还是能够再打开一片局面的。
毕竟洛阳之战虽然惨败。
可是实际上吴三桂损失的却不是十万大军,而是胡国柱等人以及一万多老本而已。
正如安庆之战,太平军真正的损失除了这座重镇外就只有几千广西老兄弟而已。
其余的兵马,太平军振臂一呼,几十万都能搞出来。
而经此大败后,跟着他逃回潼关的七千人却是真正的精锐老本。
如果再算上夏国相的一万人,从山西逃回来的败将。
那么吴三桂能够搜罗出的兵马便足有两三万老本兵。
如果他带兵西撤,王屏藩和吴之茂再仿造李过和高一功之举。
从陕北破围而出。
那么在甘肃之地,吴三桂将能够重新集结数万兵马。
若是带着这些人前往西域,那么他的确有信心能够能够打服叶尔羌。
在西域为王为帝。
但是如此一来,吴三桂却面临着一个严重的问题。
那就是他自己和吴军将士的家眷该怎么办
“西撤之举虽好,可是应熊他们还在昆明。”
“我吴藩将士的家眷也大多在云南。”
“要是西撤,只怕军心不服啊。”吴三桂担忧道。
“王爷,事到如今,孙可望倾举国之兵来攻。”
“在湖南坐镇多年的王尚礼也必然不会无动于衷”
“依学生之见,此时此刻,湖南的西军已经兵发云贵”
“而洪阁部前不久也发了消息,李定国和白文选已经重返云贵,立足于楚雄。”
“西营之兵如此,只怕我军要是返回云贵。”
“非但陕北之地的王屏藩等人再无机会重归王爷麾下。”
“就算是王爷本人稍有不慎,也会在四川被王尚礼堵截前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男扮女装的我,竟然成了皇后!? 崩铁:我自逐火来,来此斩崩坏 拐个军师接招贤令 被退婚后,捡到一只纲吉猫猫 因为手抖就全点美貌值了[无限] [娱乐圈]手可摘月亮 假白富美有暴富系统[穿书] 天倾之后 京港往事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