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 > 玄幻魔法 > 娘子,请息怒 > 十二、栖凤岭的春

底色 字色 字号

十二、栖凤岭的春(1/2)

申时已过,夕阳坠到了半山腰。
当满载粮食、布匹、猪肉的车队行进村子后,当即引起了轰动。
杨有田站在牛车旁,同样惊讶,直到杨大郎上前给他解释了,才明白是怎么回事。
“初哥儿”杨有田主动走到陈初身边,想说什么却最终化作了一声叹息。
的确,人家陈小哥当了家传宝贝来给大家换吃食,即便说几句感谢的话也显得苍白。
“杨大叔,不必如此。这几日若不是你和其他叔伯接济,我们一家早饿肚皮了。”陈初说罢,转头看了看满村沸腾的人群,又道“村里的情形大叔最清楚,这些粮和布大叔做主分了吧。不过,今晚咱们得吃顿饱饭,早听大郎说起杨大婶擀的汤饼是一绝”
“哈哈,我去安排。”
杨有田爽快一笑,转身走进了人群简单吩咐几句,村民马上行动了起来。
男人们齐齐上阵扛粮,孩童们绕着那扇猪肉不住流口水,妇人们的目光却都集中在了那三匹新布上。
姚三鞭老哥几个,则围着那头刚买回来的黄牛打转,掰开牛唇看看牙口、伸手摸摸黄牛健壮的屁股。
比摸婆娘还骚情些。
粮食进仓后,有人开始洗刷石磨,准备磨面。
妇人们把自家案板搬到了村内空地上,连成一排只等麦子磨好,便要开始擀汤饼、蒸馍馍
杨大婶挥着两把菜刀,整扇猪肉上卸下的前腿肉不一会便被剁成了细碎臊子。
这是给汤饼做浇头用的。
菜刀接触案板的咄咄声、孩童雀跃的欢呼声、妇人们兴奋谈论布匹的窃窃私语声,在逃户村上空交织,汇聚成一种抚慰人心的和谐嘈杂。
“好久没见俺爹这般劲头了。”杨大郎侧头看了好一阵,才笑着道。
坐在他旁边的陈初,把玩着一支能装五斤酒的酒坛,揭开泥封闻了闻,却没有喝的意思。
这也是今日在县城内买来的。
“酒是用来喝的,只闻有鸟用”杨大郎从陈初手里把酒夺走,仰头干了一口。
两人并肩坐下的地方,是逃户村东侧的断崖。
栖凤岭西靠三百里桐柏山,东边却是大片大片的平原。
远眺过去,夕阳昏黄,暮霭沉沉。
“给。”杨大郎把酒递了回来。
陈初接过灌了一口,味道酸涩,不由斯哈一声,道“说吧,说说咱这村子的来历。”
听到陈初用了咱这个字眼,杨大郎也笑了,然后扭头北望,缓缓道“六年前,金人占了唐州。俺爹领了一众兄弟结成忠义社,和金人周旋
后来,周朝皇帝割了唐州,命大军南撤。俺爹不愿做伪齐顺民,便领着几户忠义社的老兄弟上了栖凤岭,做了别人口中的逃户”
这個答案和陈初的猜想大差不差,他把酒坛递给了杨大郎,又问道“我们今日在城门见到的张队将和你们有甚关系”
杨大郎接了酒,笑了笑道“那是张宝哥哥,比俺长几岁,是当年俺爹在死人堆里救下的。娘照顾他养伤半年多,自此也称呼俺娘为娘。”
“既如此,张家哥哥怎投了伪齐”陈初好奇道。
杨大郎笑而不语,似是不想说这件事。
看他如此,陈初也不再追问,而是换了个问题“杨大叔既不愿做伪齐顺民,为甚不带着你们去南边的周朝”
说到此处,杨大郎终于敛了终日嬉笑模样,悠悠道“爹讲,俺们杨家世居此地,都逃了往后谁给祖宗祭祀衣食都逃了,这里还能算俺们的乡关么总得有人留下吧”
生在太平世界的陈初,闻言不由生出一些感触。
想来,华夏历经战祸却绵延数千年传承不绝,靠的不只是那些青史彪炳的良臣悍将。无数像杨有田父子这般注定不会在浩瀚史书中留下只言片语的普通人,才是这片土地的根基和脊梁。
陈初突然想起毛概课的核心思想之一人民史观。
与之对立的是英雄史观。
英雄史观只为帝王将相浓墨重彩,人民史观却讲历史因劳动人民创造
“好了。说完俺爹了,再说说你吧。”杨大郎又一次把酒坛递回,笑着强调道“这次莫编瞎话了,俺听的出来。”
这才是今晚两人交谈的终极目的各自交底的坦白局。
“我啊”陈初接了酒坛,边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男扮女装的我,竟然成了皇后!? 崩铁:我自逐火来,来此斩崩坏 拐个军师接招贤令 被退婚后,捡到一只纲吉猫猫 因为手抖就全点美貌值了[无限] [娱乐圈]手可摘月亮 假白富美有暴富系统[穿书] 天倾之后 京港往事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