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 > 玄幻魔法 > 娘子,请息怒 > 第500章 为国除贼,虽死无憾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500章 为国除贼,虽死无憾(1/5)

九月初九,重阳。
拂晓时,临安城西北首次发现淮北军行踪。
待到天光大亮,这支大约只有三千余人的淮北前锋竟嚣张的逼近到了临安三里。
是可忍孰不可忍
前来勤王的衢州官员会同睦州乡绅带来的民团合计两万余人,见淮北人少,或是想趁对方立足未稳想拿下首功,主动从城南城西集结。
奈何属下令出多门,厢军、民团、衙役、家丁和被裹挟来的民夫兵不识将、将不知兵,两万多人乱烘烘挤在一起,毫无秩序可言。
衢州知府辰时中下令集结,可直到一个多时辰后的巳时末,连简单队列都没有完成。
起初,那淮北前锋军官悠闲的停在远处,只当看戏一般,可等了一个多时辰终于没了兴致。
一阵凄厉喇叭声之后,三千马军中的两千人当即整队前出。
勤王临安的两府乡兵直到淮北马军发起冲锋,都未能完成最简单军阵布置
一方混乱笨拙,一方敏捷凌厉。
结果可想而知。
一如当年金国灭辽的关键战役,护步达冈之战,金军以两万轻骑大破辽国五十万人马。辽国伏尸百里,金国却仅仅折损了千余人。
冷兵器时代就是这般,兵力优势在遭遇战中远没有想象的那般重要。
首重军纪,二重一往无前的气势,三则是百战百胜后养出的老子天下第一的必胜信念。
两府乡兵大多头次经历战阵,倔强青铜上来就撞上了最强王者,就算你再倔强也没用啊。
列队俩时辰,战斗半刻钟。
甚至都没能撑到半刻钟。
因偏安江南,临安朝最缺的就是战马,这些地方官和乡绅组织乌合之众自然没有马军这种高级玩意儿。
整个临安朝,也只有临安城内驻有马军六千。
可城外的战斗战斗摧枯拉朽,临安城却没有一点要外出支援的意思,眼睁睁看着淮北前锋在旷野中四处捕捉两府官员、乡绅。
午后未时末,临安西逐渐平静下来。
翌日晨午,晋王大军主力进抵临安城下,于此同时,一直没有露面的齐国水军史大郎部,重新出现在钱塘湾内,故地重游。
但比起上一回,这次临安城内的气氛更要诡异。
上回,虽有水军封锁了钱塘湾,但对方无登岸攻城之力,临安文武虽紧张但没有太过害怕。
可这回,城西的晋王大军却连营十里,摆出了一战灭国的架势。
可是,相比惶恐不安的官员,往常最胆小的百姓们却显得没那么畏惧毕竟晋王大军已连下数城,却从未听说过有屠城、滥杀、劫掠之事。
而士子阶层,心情最为复杂。
他们自幼接受的教育便是忠君爱国,以此说来,此时该与国共进退才是。
可近年来国朝昏招频出,又接连丢失淮南、江宁,如今连陪都临安都被齐军所围,心中自是有股无处发泄的怒火。
但是,让他们恨晋王,他们却又恨不起来
若认安丰那位太上皇,晋王便是奉了皇命前来征讨,临安圣上身为人子,与父开战,占不了道理。
若不认安丰那位,人家楚王也不算无端生事,毕竟咱大周背盟偷袭淮北在先。
是以,这股夹杂着屈辱的怒火在心中发酵几日后,愈加难受,却找不到一个发泄点。
还好,九月初十夜,陈伯康陈大人为他们指了一条明路。
其实,自九月初七,临安城内已实行战时宵禁。
但周帝前有打算弃城逃往蜀地的前科,众士子为防陛下弃百万军民不顾,聚集在皇城外的丽正门。
大周对士人优渥,一早就养成了士子骄纵习气,再有上回因士子哭庙被收监,最后全须全影的释放,无疑更加重了他们优越感。
是以,对宵禁之令熟视无睹。
九月初十,城外大军压境,城内丽正门前已聚集了千余士子,为防内乱,朝廷安抚不成后,命一小黄门外出宣旨,要求众人于今夜子时前自行散去,否则后果自负。
这后果自负颇有点熟悉味道,让众人不由联想到多年前齐国的宣德门之变。
听到小黄门这般赤裸裸的威胁,身为士子领袖的顾云棠不由大怒,若不是丽正门外有兵丁维持秩序,那小黄门差点被打死在当场。
可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男扮女装的我,竟然成了皇后!? 崩铁:我自逐火来,来此斩崩坏 拐个军师接招贤令 被退婚后,捡到一只纲吉猫猫 因为手抖就全点美貌值了[无限] [娱乐圈]手可摘月亮 假白富美有暴富系统[穿书] 天倾之后 京港往事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