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大唐风流军师 > 正文 第357章 再入朝堂(一)

底色 字色 字号

正文 第357章 再入朝堂(一)(2/4)

 李彦见孙思邈如此严肃,也就正色说道:“孙道长请讲。”

    孙思邈说道:“这几天我已听说了,你自己有一个海外岛屿,地方可比几个州大小,而你的妹妹控制西域为西域女王。但那都是偏远的地区,我希望你能留在大唐,天下本一家,中原是汉民发祥地,能推广你的计划,是天下百姓的幸事。我看得出皇上对你的信任,请你不要离开。”

    李彦奇怪的问道:“你怎么认为我要离开?”

    孙思邈说道:“你在海外可是一岛之主,说明白就是自立为王,你妹妹又是女王,拥有一国,哪能在这屈尊为别人臣子?所以,我才请你留下,如果你的计划实现,那是造福全天下,强过割据一方。”

    李彦明白了,自己回来这些天,房玄龄他们表现的都是若即若离,并没有对自己像以前一样,也很客气。今天才明白,他们也恐怕是这个意思吧?都认为自己是为了皇后病回来的,一旦治好病就会离开。

    这样的话,也只有孙思邈这样的人能说,其他人能说“你别走了,别去当老大,还是在李世民手下混吧。”

    恐怕认为说了也白说,换了谁也不能同意的,所以谁也不说。如果按着李彦的身份,即使不是敌对的国家,其他人也不敢表示和李彦亲近,那会让李世民怀疑的。难怪自己去拜访在家养病的李靖都被拒绝。

    谨小慎微的李靖总是以有病为理由,闭门谢客,什么人都不见。现在只是一个国公,连兵部尚书都辞去,侯君集成为兵部尚书。

    其实李彦并没把台湾看做自己的地方,更没想过去帮李锦儿,有一天夺取中原。来到大唐,对西域的情况知道的更多。锦儿能有这个成就,也有些超出李彦的算计。本来当初给她出主意,让她西扩自立是给李世民压力。

    主要原因是李世民不听自己的,把突厥人又放回了原地,还把他们封为都督刺史。这样有几年,几十年,又会发展起来,历史会又一次循环。不过是由匈奴变成突厥,由突厥变成西夏,变成蒙古,变成大辽,最后变成大清。

    根据这点,李彦让李锦儿占据西域,成立一个汉民族文化为主体的独立地区,不断向周围扩展,影响他们,达到李彦认为的民族融合。不是草原民族杀进中原,用无数汉人的鲜血达到民族融合。

    锦儿确实做到了,可却完全自立。她虽然成为女王,那是实力不够,如果再强一点,她会称帝,和大唐分庭抗礼。

    锦儿活着,或许不会进攻大唐,有一天她不在了,把皇位传给其他人,强大的西域会不会进攻大唐,谁也不敢保证,该如何办才是李彦想的问题。

    今天孙思邈提出让李彦留在大唐,勾起李彦的心思,他留在大唐不是不行,可要弄明白李世民为什么不信任自己。如今有锦儿,恐怕更不会相信了。

    对这个问题,李彦无法回答孙思邈,并不是自己想不想留下的问题,是李世民会不会留下自己的问题。看来只有等长孙无垢的病治好,和李世民谈谈,希望把事情一次性解决。自己要有一个长远的打算,不能像现在这样,东一下,西一下,最后什么也没办好。再有一点得问问李世民,他对弥勒教了解多少?李彦刚回来几天时间,就发现长安的寺庙又开始抬头,很多新的寺庙建立起来。

    他还没有研究明白为什么,佛教在印度都被灭了,却跑到中国展现他强大的生命力,为什么?佛教也传入了西方,都没有成气候,在东方却如此顽强。一个妖言惑众的教派,却能和国家机器对抗,无论怎么打压,都不能让他灭亡,那就是有一定的原因。为什么?李彦要搞清楚。再说,他后面隐藏着一个包藏祸心的弥勒教。

    经过这些年,李彦终于想起来了,原来自己怎么也想不起来历史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惊悚游戏:这个女鬼是演员 渣男退婚,神医嫡女转头嫁皇叔 重生在末世小说,我连官配都敢杀 重生八七,悍妻不好惹! 夜少家的小祖宗甜又野 武值之英雄崛起 大清搬运工 新婚老公半身不遂,我却怀孕了! 许大茂的四合院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