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小阁老 > 第四十三章 杂佐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四十三章 杂佐(1/2)


  赵昊立在赵守正身后,不显山不露水,除了郑若曾,几乎没人注意到这个精神的小伙子。  昨晚他才对郑若曾说,用不了几天,你就会看到我父亲的决心。  没想到今天上午,郑若曾就听到了赵二爷那让人目瞪口呆的宣言。  非但郑若曾,顾大栋和那些老绅士们也都呆若木鸡。  亭子外头的随员们忍不住议论纷纷,都觉着新来的知县大人在痴心妄想。  “老父母,江堤蜿蜒曲折,足足六十里长啊。”顾大栋忍不住提醒赵守正,哪怕是只修单堤,都不是县里能负担得起的。  “本官说了,修堤不用你们出资,更不用老百姓出钱,本县有办法解决!”赵守正重复一遍自己的话,然后目光炯炯的看着一众狗大户道:  “但前提是,这个夏天我需要你们全力配合,帮本官把百姓组织好,让他们听从本官的号令,全力以赴保卫家园!”  “至少在九月份之前,决不许任何人跟我唱反调!”顿一顿,他目光冰冷的扫过其中几人道:“只要你们能做到的话,本官也能说到做到!”  “……”顾大栋和郑若曾等人互相看看,片刻后一起点头道:“能!”  “哈哈好,咱们击掌为誓!”  赵守正便伸出手来,跟士绅们一一击掌道:“咱们通力配合,各司其职,保住昆北今年免遭水患!若违此誓,全县共击之!”  这些士绅的家园、族人、田产都在昆北,虽然大水一来,他们可以躲进县城里去。可那么大的产业要泡汤,灾后还要救济吃不上饭的族人和佃户,损失自然大了去了。  所以根本不用担心他们对修堤的热情。他们只是在担心,县太爷会借机逼捐敛财罢了……  现在知县大人自己把口子扎死,大家的利益一下子就一致了,士绅们的态度自然端正起来。  这就是有钱人容易交朋友的原因。  赵守正又让他们,每家派一两个子弟,整个汛期跟在自己身边,以便与各家建立顺畅的沟通渠道。  “罢了,只要老父母说到做到,我郑家全族男女老幼,都听县里调配!”郑若曾便叫过两个儿子道:“应龙、一鸾,你们往后就在老父母跟前伺候。”  说着又向赵守正介绍道:“老朽抗倭回乡后,曾担任过苏松道的幕僚,受兵备道大人的委托,与两个儿子操小舟到各处辨别道里通塞,调查形势险阻,做成一本《三吴水利录》,其中有太湖下游最详细的水文图,一并献给老父母,聊作参考。”  赵昊心说,果然是老地图狂魔了。  对了,就是郑若曾把钓鱼岛,标注进我国海疆图上的。  “多谢多谢。”赵守正扶起郑应龙和郑一鸾,又如获至宝的接过那本用油布包裹的《三吴水利录》。  顾大栋等人也各自指派了子弟,跟随老父母听命。  今头一次巡视,赵守正自然不会贸然提出具体的修堤方略……主要是因为他身后的少年还没想好。  便只是命各家分巡一段江堤,一旦有险情及时禀报。  这时,何县丞也带着县里的那群官吏赶来了,赵守正便放累坏了的士绅们,回家歇息去了。  看着那些平日里不爱搭理人的士绅们,一个个在大老爷面前却变得低眉顺目,居然还留下子弟跟着他侍奉。  这让何县丞等人感到费解,不知拧巴大老爷哪来这么大的魅力?  顾不上细想,何文尉赶紧率众向大老爷行礼,然后一个劲儿请罪。  “是本官没叫你们,尔等何罪之有?”赵守正摆摆手,示意他们起身。  谢恩起身后,官吏们便在草亭中分班立定,算是补上了早晨的衙参。  赵二爷大刀金马坐在马扎上,目光缓缓的扫过一众佐贰杂官属吏,淡淡一笑道:  “何、周二位大人昨天就聊过了。其余诸位还面生得很,不妨先介绍一下自己。”  “遵命!”众官吏闻言暗暗松口气,终于感觉没那么慌了。  “下官本县典史熊夏生!”那位被前任知县评价为不好惹的熊典史,便率先出列行礼。  虽然其余官员里,还有比他官阶高的,但未入流的典史在县衙有正式的官廨,且分管一县最重要的两项差事之一——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惊悚游戏:这个女鬼是演员 渣男退婚,神医嫡女转头嫁皇叔 重生在末世小说,我连官配都敢杀 重生八七,悍妻不好惹! 夜少家的小祖宗甜又野 武值之英雄崛起 大清搬运工 新婚老公半身不遂,我却怀孕了! 许大茂的四合院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