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 > 科幻穿越 > 大奉打更人 > 第九十章 一人挡群臣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九十章 一人挡群臣(3/7)

都御史和兵部侍郎脸色微变,上书弹劾之前,两人有过一番密谋。而后,曹国公主动推波助澜,联合勋贵,欲支持两人。  多方默契的形成同盟,共同发力。  此时此刻,袁雄和秦元道有种“革命”遭遇背叛的愤怒。  这是怎么回事?!  殿内诸公难掩愕然之色,曹国公调转阵营了?那他此前推波助澜的意义何在..........  突然,诸公们悚然一惊,看向了魏渊。  是什么时候,魏渊什么时候说服的曹国公,许诺了什么利益?  就在诸公们纷纷猜测的时候,魏渊回过神,颇为意外的看一眼曹国公。  魏渊似乎极为诧异,他也不知情吗..........这个细节落入众人眼里,让大臣们愈发不解。  一时间,朝堂局势忽然诡谲起来。  众臣陷入了沉默,没有立刻跳出来反驳,选择了旁观局势发展。  兵部侍郎却无法保持沉默,跨前三步,沉声道:  “陛下,曹国公此言诛心。试想,若是因为许新年是云鹿书院学子,便从轻处置,国子监学会作何感想?天下读书人作何感想?  “当年文祖皇帝设立国子监,将云鹿书院的读书人扫出朝堂,为的什么?便是因为云鹿书院的读书人目无君上,以文乱法。  “程亚圣在云鹿书院立碑刻文:仗义死节报君恩,流芳百世万古名。就是要告诉后世之人,如何忠君爱国。  “诸位难道要让当年文祖皇帝的无奈重演吗?”  元景帝瞬间眯起了眼,不复淡泊气态,切换成了手握大权的君王。  厉害!  孙尚书和大理寺卿嘴角微挑,这招偷换概念用的妙极,宛如在朝堂上划了一道线,一边是国子监出身的读书人,一边是云鹿书院。  道统之争,如何抉择?  再有文官要为许新年说话,就得考虑自身的立场,考虑会不会因为不但的言论,让自己背离朝堂,背离众臣。  左都御史袁雄险些要抚须大笑,如此一来,魏渊就不得不下场,因为有些话,读书人不好说。但他这个阉党领袖可以,因为他不是科举出身的读书人。  魏渊下场的话,王首辅会作何表态呢?其余旁观中立的文官也会作何反应?  把魏渊拖下水,再携大势击败他,让他妥协,退让出都察院的掌控,这是左都御史近期的重要谋划。  “哼!”  这时,一道饱含滔天怒火的冷哼声,在殿内响起。  众人循声侧头,竟是一直以来的小透明誉王,这位穿暗黄盘龙服的亲王跨步而出,脸色铁青,他的两鬓霜白,眼角鱼尾纹深刻,显得无比苍老。  见到他出列,方才还感慨激昂的兵部侍郎秦元道,心里徒然一沉。  “往前推两百年,本王从未听说过云鹿书院的读书人,有做出暗害郡主之事。这就是你们国子监读书人所谓的忠君爱国?”  誉王大声喝骂:“虚伪!”  而后,他朝向元景帝,作揖道:“陛下,科举舞弊案真相如何,臣弟并不在乎。臣弟只是觉得,刑部众官尸位素餐,昏聩无能。  “他们若是会办案,我可怜的平阳又怎会喊冤而死,若非打更人银锣许七安彻查此案,恐怕今日依然不能沉冤得雪。  “科举舞弊案事关重大,希望陛下能重审此案,由三司会审联合打更人一同审理。”  元景帝皱了皱眉,踌躇不语。  誉王立刻大哭:“陛下,我那可怜的平阳.......”  无耻!  孙尚书、大理寺卿、左都御史、兵部侍郎等人脸色大变,平阳郡主案是文官和元景帝之间的一根刺。  兵部侍郎告诉元景帝,云鹿书院的读书人无法驾驭。而现在,誉王则在告诉元景帝,国子监的读书人同样有谋害宗室之心,且会付诸行动。  魏渊心里暗笑,那小子能求誉王相助,在他预料之中,但曹国公为何临阵倒戈,他心里有大致的猜测,不过现在无法验证。  许宁宴虽不擅长党争,但悟性极高,看待局势一针见血。  这时,曹国公和其余勋贵纷纷附和,隐隐与文官形成对抗之势。  王首辅冷眼旁观,内心却颇为诧异,眼下勋贵与文臣对抗的局面是他都没有想到的。  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男扮女装的我,竟然成了皇后!? 崩铁:我自逐火来,来此斩崩坏 拐个军师接招贤令 被退婚后,捡到一只纲吉猫猫 因为手抖就全点美貌值了[无限] [娱乐圈]手可摘月亮 假白富美有暴富系统[穿书] 天倾之后 京港往事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