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 > 科幻穿越 > 新书 > 第24章 不举者有罪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24章 不举者有罪(3/4)

脑袋也不知道在想什么,大概是在思索下一首大作的辞藻吧。  萧言本就等得不耐烦,如今见冤家也来了,不由诧异:“景曹掾,第五伦来作甚?”  景丹不卑不亢:“伯鱼亦在郡君召唤之列,至于何事,稍后便知。”  王隆直到这时才发现有人来,看了第五伦和景丹一眼,然后又事不关己地发呆去了。  景丹与第五伦在东边就坐,第五伦四下打量了一番,这厅堂虽大,装饰却极其简朴,鲜于褒的县寺比这都奢华,更别说邛成侯府了。  此时天已经有点暗了,堂内却未点灯烛,萧言奇怪地问了一声,景丹却告诉他:“郡君下了令,黄昏未到,不得点灯。”  萧言这生在云上的世卿子弟,烧蜡烛像烧柴一般,当然无法理解,抿着嘴,心里定是不屑。第五伦倒是暗暗颔首:“至少表面上,这郡尹张子孝还是节俭的。”  可这并没有什么卵用啊,孝子廉吏治郡不一定厉害,瞧瞧邛成侯、萧氏的飞扬跋扈就知道了,张湛硬不起来,拿他们一点办法没有。  不多时,张湛来了,却见他四十余岁年纪,留着三叉胡,一脸肃穆,无愧三辅仪表之称。穿一身有些旧的官服,腰束葛带,足穿麻鞋,这模样是平日便如此呢,还是在执行王莽的简朴之风?  “见过郡君!”  四人起身朝张湛行礼,张子孝不喜欢繁文缛节,直接道:“古人云,公卿大夫,所使总方略、一统类、广教化、美风俗也。从前朝开始,郡守、二千石便要挑选吏民中的贤士,每年推举二人入朝成为郎官,是为孝廉。”  “新室以孝治天下,亦是如此,不举者有罪!”  一听跟举孝廉有关,萧言面色有异,看着对面的第五伦,心中大疑。  他早就听父亲萧乡侯说过,今年的孝廉有二,一是他萧言,另一个则是在郡里挂着”门下史“一职的王隆,名单都报上去了,走了流程,十月份就能入朝做郎官。  如今张湛召他们前来,应是正式公布,景丹还可以说是教化之吏有资格旁听,将第五伦喊来作甚?  莫非是张湛不知哪根筋搭错,要让第五伦顶替他们其中一人?  如此一想,萧言不由恼怒起来,倒是像极了那天宴会上隗嚣讽刺的,猫头鹰按着脚下的腐鼠,只以为凤凰要与之抢食!  万幸,赶在他发作前,张湛将话说完了。  “然而今年有所不同,陛下有诏,十室之邑,必有忠信,三人并行,厥有我师。新室建国十载,今年要广开进贤之路,选拔豪俊文学之士,好让贤能稽参政事,祈进民心。于是今年改孝廉二人,为特科四人!”  “特科?”  在座四人面面相觑,原来早在前汉时,这察举制除了孝廉为常科外,还不定期招收特科。诸如贤良方正、贤良文学,甚至还有有明经、明法、尤异、治剧、勇猛知兵法、明阴阳灾异等……大概相当于特招的特长生吧。  王莽却是将改革的刀挥向了仕晋之途,将特科与常科结合,弄出了前所未有的“四科取士”来。  “天子令二千石举治下吏民有德行、通政事、能言语、明文学者各一人。”  “一曰明文学,王隆,汝学通行修,颇有文章之能,可为之。”  王隆已经从他的文学世界里缓过来,起身应诺,从那篇赋就能看出,确实是实至名归。  “一曰通言语,萧言,汝家世代贤良,经中博士,又能直言极谏,可为之。”  前两个还好,但什么“直言极谏”就八竿子打不着了,莫非指的是他善于抬杠?萧言显然是依靠族望阀阅才入的。  萧言只默默拱手,看得出来,他对这安排极不满意。  “一曰通政事。”  张湛看向他一直信重的景丹,自己一直承诺孙卿一个郎官正途,如今算是实现了。  “孙卿,你在任文学掾期间,明达法令,足以决疑,又能案章覆问,文中御史,可为之!”  景丹应诺,感慨良多,他读完太学后射策不中,又因在师尉郡被大宗压制,难以出头,便毅然离开故乡,到列尉投奔罕见的清官张湛。  虽然做了三百石曹掾,可终究不是仕途正道,景丹还是渴望一个察举,成为郎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男扮女装的我,竟然成了皇后!? 崩铁:我自逐火来,来此斩崩坏 拐个军师接招贤令 被退婚后,捡到一只纲吉猫猫 因为手抖就全点美貌值了[无限] [娱乐圈]手可摘月亮 假白富美有暴富系统[穿书] 天倾之后 京港往事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