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 > 科幻穿越 > 新书 > 第303章 摸尾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303章 摸尾(2/3)

是缝合怪,第五伦竟不用汉时列侯、关内侯,而是将新朝乃至周代的五等爵给搬来了。  最低等的男爵赐一里之户,子爵赐一亭之户,食其供禄。第五伦决定,过几天在栎阳定爵时,将曾举旗响应的渭北豪强几十家,大者封为“子”,小者封为”男“,也算应了“阀阅”,起码扔个名分,先哄上几个月。  反正以第五伦现在的行政效率,豪右们的地盘基本只能放养,无非是承认既定事实。  子、男算是安慰奖,但第五伦对公、侯、伯的封赏就颇为谨慎,这等事涉及到帝王之术,不足与他人商量太深,只能结合自己的经验,继续摸着前朝和前前朝的尾巴过河。  王莽显是失败的典型案例,五等爵本是不错的想法,将升级曲线拉长些,叫功臣们不要太快到顶:为了升级,该氪金的氪金,给主公送钱送粮送地盘,该肝的肝,卖卖力气智略,都能有个盼头。  可王莽在第一次封十一上公时,除王氏无能子弟充斥其中,占了好几个席位外,居然还让哀章和卖饼的、看门的混进去,新朝的爵制从最初就没了公信力,最终成了大笑话。  “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而人不患寡而患不均,滥封不如不封。”  于是第五伦高兴地决定,空悬公位,一个人都不封!公位就摆在那!天下连十分之一都没打下来,诸君尚需努力,待到他日称帝时,那些勋足以立宗庙定社稷者,才有资格。  需要重点考虑的,就是侯、伯两级了,这方面,新朝的尾巴已经秃了,毫无参考价值。倒是第五伦翻看汉初留下的文献时,发现了很有意思的事。  自大汉建国后,到汉十二年高皇帝刘邦平定英布为止,所封功侯总计一百四十三人,然而并不是同时所封,而是分批次和时间。  刘邦第一次给手下人封侯,是在继位当日,才十个人,没有萧何,没有樊哙、张良。第一是能文能武的平阳侯曹参,其余有好几个人,什么王吸、薛欧之类,第五伦听都没听说过!  看上去是胡闹,阿猫阿狗怎么能第一批封侯呢?但第五伦耐下心来,认真看过这些人履历,却发现这封赏非同一般,细细一品味,第五伦领会了其中妙用,赞不绝口。  “汉高用人之道,实乃天人也!”  ……  第五伦发现,这刘邦第一批封侯的十个人中,有最信任的沛县功臣,有曾经背叛过他的丰邑子弟,有归顺将领,有负责密战情报的陈平。此外还有大将军韩信属将,以及西楚降将势力,基本涵盖了刘邦麾下不同派系和来源。  这十个人是模板,是范例,后面封侯之人,便是以他们这十个人作为参照,并按照各自的功绩大小和归属情况,对号入座。  而其中不同的封户,代表了刘邦对各势力各个人的褒奖、提醒甚至是打压。  “曹参为第一,封赏万六百户,他功劳最大,旁人无话可说;夏侯婴第二,六千九百户,他是刘邦最亲近的部下,还救过汉惠帝和鲁元公主,掌车骑,功劳也不小。”  “二人便是对最忠诚自己的沛县子弟一个交代,告诉众人,他们必然是未来封侯的主要对象,而且一定会重赏。稳住了沛县子弟,就相当于是稳住了汉庭的根基。”  自己的“沛县功臣”是哪些人呢?在新秦中一起“替天行道”的众人,马援、万脩为首,第七彪、郑统等人次之,一路追随,持之以恒。  第五伦再往下边看边分析:“靳歙等人,代表关东人士,这些人不是从龙之臣,但楚汉之争也证明了能力和忠诚。稳住了这些人,无疑也稳住了汉军主力。”  “傅宽为代表着大将军韩信那一派系人员,楚汉时期,这些人离开刘邦身边,跟随韩信作战,论战绩,论功劳,都是佼佼者。然而和刘邦的关系就疏远,这些沙场宿将需要安抚,但仅仅只有两千六百户,确实压的有点低。”  自己的“关东功臣”,基本就是到了魏地后的班底们,以大耿耿纯、小耿耿弇为首,后来投奔的景丹、任光也算。以及如今在魏地、河内做事的黄长、冯勤等辈,虽然稍疏远,却不能忘,更不能压。  “还有陈平,代表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男扮女装的我,竟然成了皇后!? 崩铁:我自逐火来,来此斩崩坏 拐个军师接招贤令 被退婚后,捡到一只纲吉猫猫 因为手抖就全点美貌值了[无限] [娱乐圈]手可摘月亮 假白富美有暴富系统[穿书] 天倾之后 京港往事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