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大宋有种 > 第144章 把武力放出笼子!(第三更,求收藏)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144章 把武力放出笼子!(第三更,求收藏)(2/3)

        入学就是先去天策诸军府开办的府学读书,学习怎么当官(包括当军官),学成以后再通过考试,然后授官。

        而试官则是有资格当官的勋位获得者通过官员考试,取得当官的资格。

        如果没有勋位在身,当然也可以当官......科举还是要保留的,一次会试最多取士三十个进士,凭本事考吧!

        另外,征辟和荫补的当官路线也不能取消,但那就不是正途了,如果补不上科举功名或是军功,上升空间是很有限的。

        以后的正途,一是军功;二是一次会试才取三十个的进士。

        最后,军府的学堂也会对府兵子弟开放,他们可以在学堂中学文习武,有了本事以后再去从军为官,可就容易多了——这其实还是一条隐藏的上升路线!

        只要条件成熟,这些军府学堂就会变成军事学院或少年军事学堂......不过那是很久以后的事情了。

        ......

        大堂当中静悄悄的,虽然赵楷让大家畅所欲言,但是一时之间,却人人都一言不发了。

        说实话,在场的众人对推行“分田分地共天下”和“发财升官靠军功”这两个基本方针,都是存有相当大的顾虑的。

        这两个基本方针,如果在大宋朝之前提出,虽然会引起一定的争议,但是人们还是比较容易接受的。

        因为在那个时代,对广大寒门地主阶级的成员来说,往上爬的主要通道就是军功。甚至对一些出身衣冠门第的大士族而言,获取军功也是他们攫取更大权力的重要手段,只是这些高门干才的起步价不一样,开局就是将领,不用起自行伍。

        可是在宋朝,特别是到了北宋开国已经一百几十年的宣和年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思想已经深入人心......哦,这不仅仅是一种想法,还是一套在一定时间内,对大部分人都比较有利的社会财富和权力分配方法。

        没错!用科举考试作为寒门地主阶级的上升通道,相比以军功作为寒门地主的上升通道,当然有好的一面。

        因为军功并不一定要从砍外族和打国战中获取!

        造反,打内战,甚至搞政变,都可以获得军功!

        如果普天下的寒门地主为了上升都在琢磨杀人立功,这可不仅是在上面当帝王的人不能安心。下面的劳苦大众一样得提心吊胆过日子......好好的日子,许就被一阵动地而来的渔阳鼙鼓击得粉碎!

        所以这一套制度在宋朝建立之后,只是在元末明初被朱元璋拿出了用了一用,后来又魔改出了一个军户制。

        但是赵楷现在别无选择,因为他从开封府带出来的那些财货和在河北搜刮到的财货,现在已经花用的差不多了——他麾下的军队已经扩张到了九万之众!

        光是安家物例和购置装备的花销,再加上之前几场胜利后的放赏,就已经把赵楷的府库掏空了!

        所以从五月份开始,赵楷的军队就只能发半饷了。

        在发半饷的情况下,赵楷还想要手下拥戴自己当皇帝,还准备在夺取陕西和河南府后进一步扩军到二三十万......不搞府兵制、不搞军功爵,又怎么能行啊?

        陕西、河东、河南府(洛阳)都是什么样的地盘啊?怎么可能靠这些地盘的税收去养活二三十万大兵?

        “大王,实行《十二勋位制》吧!再不实行......军饷都要发不起了!”

        帅府长史吕颐浩竟然是头一个发言的,他可是咬着牙发言的!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惊悚游戏:这个女鬼是演员 渣男退婚,神医嫡女转头嫁皇叔 重生在末世小说,我连官配都敢杀 重生八七,悍妻不好惹! 夜少家的小祖宗甜又野 武值之英雄崛起 大清搬运工 新婚老公半身不遂,我却怀孕了! 许大茂的四合院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