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乱世栋梁 > 第四十七章 喝!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四十七章 喝!(1/3)


    湖畔某渔村,李笠和手下陷入苦战,将其重重包围的大伯大叔们,手拿小杯,杯里盛着米酒,向珠署一行人发动如潮攻势。
     珠署这边,多是贫寒出身的鱼梁吏为主,平日里喝不起多少酒,所以酒量不行,如今一杯接一杯的米酒下肚,纷纷“阵亡”。
     李笠的“副将”王乐,和十几个人拼酒之后,英勇“战死”,醉得一塌糊涂,如今拼死守护‘中军’的壮士,就只剩下李笠带来的“酒保”六人。
     刘犊子作为“酒吞队主”,带着其他五人,豪迈迎战,与‘敌兵’不停拼酒,拼得“人仰马翻”。
     一旁,酒劲上头的李笠,和几位村中长辈说起自家往事,说着说着,悲从心中来。
     鄱口北三十里有白石村,村里有一户李姓人家,老李和李大郎,在大同元年鲜于琛妖党作乱时丧命。
     几年后,李二郎捕鱼时受寒染病身亡。
     李家就只剩下两对孤儿寡母,苦苦支撑,差点就因为还不起债,家破人亡。
     后来的事情,鄱阳地界已经传开,李三郎的英勇事迹,人们多有耳闻,如今见着李三郎就在面前,一边喝酒一边嚎,在坐的叔伯长辈们只觉这后生不容易。
     李三郎的遭遇,许多鄱阳渔民都经历过,在水边讨生活的人家,日子有多辛苦,有多少亲人捕鱼时染病身亡,说出来都是泪。
     毫无疑问,这个李三郎确实是乡里乡亲,是自己人。
     既然是自己人,当然不会祸害乡里,而事实也证明了这点。
     “三郎啊,莫要担心,大伯虽然没什么见识,但事理多少都明白些。”一个中年人,拍着李笠的肩膀,语重心长的说着。
     “你带着大伙捕鱼、养鱼,这是好事,也是善事,若是缺人,和大伯说一声,大伯马上给你找来好小伙,一个比一个能干活!”
     又有人搭话:“大鲶彭那小子,鱼鲊买卖做得红火,不过有他阿耶管着,拿不了主意,你不一样,但凡有什么事,说一声,我们这里照办,不用担心。”
     “我们这里靠水也靠山,山里有不少山货,既然你这边有多少收多少,行,我就让后生们多进山,多弄些好玩意出来。”
     “多谢,多谢诸位叔伯...”李笠摇摇晃晃起身,端着酒碗,向诸位敬酒,然后连续几口喝下肚。
     自酿米酒的后劲很足,涌上来时,李笠差点就醉过去了,好不容易撑下来,看人都是重影。
     眼见着李三郎拼命到这个地步,大伙适可而止,不再倒酒,而是和李三郎继续聊天,聊家常。
     对于这些长辈来说,李笠不是什么“横征暴敛”的贪官污吏,而是乡里乡亲的后生,如今后生登门拜访,一起喝酒聊天,再正常不过。
     至于先前让大伙忧心忡忡的“珠役”,看来李三郎有办法解决,不会让乡里倒霉,还带着大伙捕鱼、养鱼,可是个好儿郎。
     更别说李笠的船每到村边靠泊,都会带着货郎,极大方便了村里人购买日用品。
     而时不时来村里收购渔获、山货的快船,还会捎带着村民往返各地,确实方便。
     所以,李笠的名声,很快就再次变好,湖畔各渔村,说到白石村李三郎,那都是要夸奖一番的。
     这样的好人,当然能帮则帮。
     先前传的“白石乌李”,变成了“白石乌鳢”,因为大伙都知道李笠如今开新塘养乌鳢,很有本事。
     有人问:“三郎,你养那么多乌鳢,是要卖给大鲶彭么?”
     “卖、卖、卖...”李笠变成大舌头,说话含糊不清,好不容易才说下去:“卖一些,我自己也卖一些,待得年底,叔伯们要吃乌鳢,我就送、送...”
     “哎哟,乌鳢都是吃肉的,你养大不容易,我们哪里能白拿...不过你们村养了那么多鸡,可得便宜些卖给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惊悚游戏:这个女鬼是演员 渣男退婚,神医嫡女转头嫁皇叔 重生在末世小说,我连官配都敢杀 重生八七,悍妻不好惹! 夜少家的小祖宗甜又野 武值之英雄崛起 大清搬运工 新婚老公半身不遂,我却怀孕了! 许大茂的四合院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