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乱世栋梁 > 第二十八章 未来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二十八章 未来(1/3)


    齐国大军灰飞烟灭,胜负已分,神经高度紧绷了一个多月的李笠,放松之后,当晚酣然入睡。
     这几年来,他立下赫赫战功,与梁国开国以来诸位名将相比,不敢说位居第一,至少也名列前茅。
     若真要和诸位‘前辈’比一比,他的军功,倒是有些‘水分’。
     有‘韦虎’之称的韦睿,在正面战场上把实力强劲的魏军直接打崩,军功硬得不行,可不是他这样,靠水攻‘阴’人。
     有‘白袍将军’之称的陈庆之,率七千兵护送魏国宗室入洛阳,沿途势如破竹,人挡杀人,佛挡杀佛。
     这军功也很硬,哪怕当时魏国因为内乱等原因,让陈庆之有机可乘,但白袍将军的战功也是真刀真枪打出来的。
     而李笠,靠的是大多是‘水攻’,且并未独当一面,以游戏术语来说,他更像是‘最强辅助’,而不是‘最强输出’。
     所以和前辈名将们比起来,终究是有些底气不足,军功的‘水分’多了些。
     不过,李笠也有一些底气,因为他今年才二十五岁,未来大有可为。
     但也正是因为他才二十五岁,所以,发展空间恐怕已经所剩无几。
     于是李笠做起光怪陆离的梦。
     他这把锋利的宝剑,被当做梁国的‘镇国之宝’,用高官厚禄供起来,从此以后长居建康,除非国有危难,否则不轻易出鞘。
     在宫廷宴会中,在宾客如云中,在数十侍妾的鲜花丛中流连婉转,了却此生。
     一如大梁开国勋臣韦睿、曹景宗那样,功成名就,得以善终。
     然而这两位一个出身京兆韦氏,好歹是士族,一个出身沔北豪强,是大族子弟,李笠想学,未必学得来。
     很快,又有一梦。
     他凭借赫赫战功,得皇帝重用、信任,为国栋梁。
     出则为帅,征战四方或镇守要地,军中人脉深厚;入则为相,经营数十载,门生故吏遍天下。
     自晋以来,皇位交接之际,流行先帝给新君置顾命大臣。
     于是,老皇帝驾鹤西去,临终前以他为顾命大臣之一,荣耀至极。
     然而一朝天子一朝臣,新君即位,稳住局势后,开始对顾命大臣们下手。
     譬如,张铤说过的刘宋大将沈庆之,身为顾命大臣,却屡屡犯颜直谏,不听新君的话,不识时务。
     就算战功卓著又如何,长期闭门谢客自污又如何,皇帝一样要干掉他。
     不听话会倒霉,听话总可以吧?
     听话,就得当新君手中的刀,为新君马前卒,将其他顾命大臣干掉。
     却依旧躲不过新君猜忌、过河拆桥,因为‘意图谋反’,他全家完蛋。
     浴血奋战挣回来的荣华富贵,为新君鹰犬,却落得全家上下共赴黄泉的结局。
     譬如,张铤所说,被齐武帝萧赜猜忌后干掉的顾命大臣张敬儿,这位可是寒人武将出身。
     或者,顾命大臣联合起来和新君斗,行废立之事,但新的新君,一样要对付他们这些顾命大臣,于是...
     譬如,张铤所说,宋武帝刘裕留给儿子的四位顾命大臣之三,司空徐羡之、中书令傅亮、领军将军谢晦,行废立,然后被新君干掉。
     剩下一个‘幡然悔悟’的檀道济,熬了许多年,还是没逃过那一刀。
     受皇帝重用、信任,就有几率变成顾命大臣,然后全家不得好死,既然这么危险,不如远离中枢。
     长期坐镇要地,一辈子就在外,不参合京城的权力斗争。
     于是李笠做了第三梦。
     他梦到自己在外当了几十年的刺史,确实避开了京城的权力斗争,但既然不承担风险,自然就没有收益。
     他在高层没有人脉,等到自己撒手人寰,儿子们没了庇护,在官场苦苦挣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惊悚游戏:这个女鬼是演员 渣男退婚,神医嫡女转头嫁皇叔 重生在末世小说,我连官配都敢杀 重生八七,悍妻不好惹! 夜少家的小祖宗甜又野 武值之英雄崛起 大清搬运工 新婚老公半身不遂,我却怀孕了! 许大茂的四合院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