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乱世栋梁 > 第七十四章 一切如故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七十四章 一切如故(1/3)


    上午,秦淮河畔,朱雀航旁,书市一如既往,热闹非凡。
     书市边上,熙熙攘攘的街道旁,许多小贩摆开食摊,不时吆喝,招揽生意。
     一身布衣的胡炜,此时坐在一处食摊旁,一边吃着小食“凉虾”,一边和摊主聊天。
     摊主姓赵,家中排行第三,人称“赵三”,是个中年男子,瘸了左脚,走路时一瘸一拐,靠着摆食摊赚些收入,养家糊口。
     “老赵,凉虾做得不错呀,生意还好么?”胡炜问,他也是做凉虾的好手,所以吃得出这凉虾用料不错。
     “也就勉勉强强吧,如今买卖可不好做。”赵三说完,摇摇头:“和当年一样。”
     胡炜明知故问:“我记着,你不是在东冶食堂有个摊位么?怎么,租金太高了?”
     “嗨,不止是高,还得先使钱打点打点,才有资格缴租金。”赵三缓缓说着,面色平静,仿佛是说着一件与自己无关的事情。
     “自从李东冶高升...哎哟,如今是新平公了,唉,他定下的规矩,慢慢就被人改了,好好的食堂,也渐渐不像样了。”
     胡炜一边吃,一边听赵三抱怨。
     当年,李笠管着东冶,因为建康刚经历侯景之乱,民生凋零,于是李笠对外招工,让建康百姓有机会靠做工养家糊口。
     与此同时,还办“食堂”,提供地方,让小贩们可以摆食摊,服务东冶工人的同时,自己也能养家糊口。
     这食堂办得不错,无论是小商贩还是工人,以及附近百姓,都获得了实惠。
     许多人正是靠着东冶食堂里便宜实惠的两餐,得以和家人渡过那段艰难的日子。
     但随着李笠离任,人气兴旺的食堂成了胥吏们眼中的肥肉,越来越多的人向东冶食堂伸手。
     先是提高摊位租金,然后增加各种检查,以此为由头对摊贩进行‘处罚’,渐渐地,开始有人向摊贩勒索,或者索要‘茶水钱’。
     人的贪欲是无穷无尽的,租金继续提高,而想要租摊位的人,还得给主管的吏员‘意思意思’。
     收“意思意思”的吏员,也越来越多。
     这些人,未必能让摊贩租到摊位,却一定能让商贩租不到摊位,所以,不堪重负的小贩们,渐渐被迫离开食堂。
     新入驻的摊贩,为了有个摊位,花了不少钱,这些花出去的钱,当然要在顾客身上找回来。
     食物涨价,或者不涨价但偷工减料。
     不仅如此,在东冶做工的人,经常被吏员找借口克扣工钱,甚至被迫误差加班,还被调去给人做私活却没有分文收入。
     李笠任上制定的许多规定,譬如各种激励工人干活的制度也形同虚设,到东冶做工的百姓,形同苦工,一如以前那样。
     所以这些百姓只能离开东冶,另谋生路,没了客源,失去“便宜、实惠”特色的东冶食堂,渐渐也没了人气。
     于是,当年“李东冶”留下的惠民政绩——东冶食堂,办不下去了,最近关门,即将改做他用。
     变成一座佛寺。
     “如今朝廷可不缺铜,至少,不缺铸佛像的铜。”
     赵三说着说着,面露愤愤之色:“在东冶食堂旧址新建的佛寺,据说要用十万斤铜铸佛像,气派着呢。”
     “和以前一样,又和以前一样了。”
     赵三抱怨着,胡炜面色平静,却腹诽起来。
     建佛寺有什么用?百姓到佛寺烧香拜佛,肚子就不饿了?冬天就不冷了?
     好好的东冶食堂,让多少穷苦百姓受惠,结果不好好经营,建佛寺?
     百姓到寺里烧香,买香的钱都靠省吃俭用省出来。
     二十万斤铜铸佛像,拿来铸钱赈济百姓不好么?
     胡炜腹诽着,不一会,放下碗,又放下几枚铜钱:“凉虾不错,下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惊悚游戏:这个女鬼是演员 渣男退婚,神医嫡女转头嫁皇叔 重生在末世小说,我连官配都敢杀 重生八七,悍妻不好惹! 夜少家的小祖宗甜又野 武值之英雄崛起 大清搬运工 新婚老公半身不遂,我却怀孕了! 许大茂的四合院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