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乱世栋梁 > 第一百三十七章 膨胀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一百三十七章 膨胀(1/2)


    上午,刺史官邸,东堂,李笠夫妇正与幕府佐官们聚餐,一边用餐一边闲聊。
     聚餐预计耗时一个上午,类似于后世南方的“吃早茶”。
     早茶是一种社交饮食文化,今日,李笠忙里偷闲,和幕府‘团队成员’边吃边谈,算是‘团队建设’的一个形式。
     李笠‘开府仪同三司’,所选拔幕僚,全都是寒人出身。
     其中有跟着他多年的鄱阳同乡,或者当初的材官营‘老人’,也有徐州州府、军府表现出色的官吏,以及两淮子弟出身的军人。
     此刻共聚一堂,交谈起来,口音混杂,十分热闹。
     因为是闲谈,话题都是风土人情,以及各人的所见所闻,不过很快聚集在饮食上。
     堂内一角,一名厨子正在处理“烤鸭”,用小刀将带皮的鸭肉削下,放到薄面片上,然后涂抹酱料,卷起来。
     此为‘寒山烤鸭’的吃法,面片卷着鸭肉、酱料,吃在口中别有一番风味。
     客人们品尝着美味的烤鸭,赞不绝口,这不是恭维府主,而是发自内心的称赞。
     炙鸭是常见食物,但‘烤鸭’以及肉片卷面片的吃法,风味很独特。
     李笠作为‘烤鸭’的‘研制者’,讲解起来:“烤鸭的做法,参考炙鸭,不过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其中,选用的鸭子有讲究...”
     “一定要肥厚多肉,但做出来的烤鸭却能肥而不腻,然而散养的鸭子,需要精选才能达标,如此一来,成本就高。”
     “所以,制作烤鸭的鸭子,要专门饲养,用的是‘填鸭法’。”
     “即养到三四斤后,开始强制喂食,仿佛给坑里填土那般,如此填喂两个月,喂出来的鸭就是肥厚多肉。”
     李笠大概讲解了烤鸭的选材、制作过程,佐官们只觉颇为有趣,随后,李笠又介绍起另一种食物,那就是“包子”。
     后世的包子,在这个时代是‘馒头’(有馅蒸饼),而后世的馒头,在这个时代属于无馅蒸饼。
     “饼”这个字,在这个时代指代各类面食,蒸饼,即是各类蒸煮面食的统称。
     后世所称“包子”,便是其一,而李笠府邸做的包子,花样很多,譬如:小笼包,灌汤包等。
     今日供应的包子,就有以上两种。
     小笼包薄皮大馅,灌汤包是‘包中有汤’,得用芦管来‘吸’汤,风味独特,客人们吃得津津有味。
     蒸饼之后有汤饼,即是以汤水煮熟的面食,现在端上来的汤饼,有‘馄饨’和‘饺子’。
     然而这个时代,馄饨和饺子归为一类,李笠则把‘馄饨’和‘水饺’区分开来:
     区别有二,一为外形,饺子为半月形,包饺子的面皮为圆形。
     而馄饨的外形...反正形状‘诡异’,不是半月形的‘混沌’玩意,就是馄饨,面皮为方形。
     小碗装的馄饨、饺子,被客人们一扫而光,不过瘾的还可以再‘点菜’,就像后世下馆子那样。
     但李笠特地提醒,让客人们‘留肚子’,因为后续还有美食。
     依旧是面食,名为“烤面筋”,以及“凉皮”,尤其凉皮,这可是在两淮、江南从没出现过的食物。
     之所以这什么说,是因为李笠没去过关中,所以不敢说关中没有类似‘凉皮’的食物。
     但对于以面食为主的淮北人士而言,“烤面筋”以及“凉皮”真是美味。
     徐州位于淮北地区,这里种植的主粮,以小麦为主,部分地区种植水稻,所以淮北地区以面食为主。
     而淮水以南的淮南地区,种植的主粮以水稻为主,部分地区种植小麦,所以淮南地区以米为主,却也能接受面食。
     对于江南地区的人们来说,主粮是米,面食吃得较少,但此刻端上来的各种面食,依旧让他们大快朵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惊悚游戏:这个女鬼是演员 渣男退婚,神医嫡女转头嫁皇叔 重生在末世小说,我连官配都敢杀 重生八七,悍妻不好惹! 夜少家的小祖宗甜又野 武值之英雄崛起 大清搬运工 新婚老公半身不遂,我却怀孕了! 许大茂的四合院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