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1911再造中华 > 第119章 老狐狸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119章 老狐狸(2/3)

多东西就成了惯性思维,想改也改不掉了。比如说盔甲,在十八世纪,随着火绳枪和燧发枪技术的突飞猛进,盔甲在破空而来的弹丸面前跟纸糊的一样,而能够扛住子弹的盔甲也重得让士兵根本就抬不起腿,所以欧洲军队索性就不要盔甲了,直接在敌军的枪口下裸奔,用造盔甲的钱来征召、训练更多廉价的士兵,用数量去堆死对手。这一策略在十八、十九世纪是没问题的,但是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这两个世纪中,冶金技术突猛进,在一定距离能够扛住枪弹直接命中的盔甲已经能造出来了。然而没有哪个国家意识到这一点,他们仍然沿袭了过去两个世纪的战略,让士兵在枪林弹雨下裸奔!

        直接后果就是一战两大集团的军队伤亡高到令人瞠目结舌的地步。其实在堑壕战中,士兵全身约有大多数面积都藏在战壕里,只露出个脑袋,只要戴一顶钢盔,伤亡率会大大降低的,但直到1916年各国才意识到这一点,法国的阿德里安钢盔,德国的m1916钢盔,都是在这时大规模装备部队的。事实也证明这玩意儿确实管用,以至少不少戴着钢盔打了几仗的军官在下战场的时候放声痛哭,说如果早点装备这玩意儿,他们很多兄弟就不会死。

        现在一战还没有爆发,欧洲对现代战争的认知停留在普法战争阶段,自然就别指望他们能够重视士兵的防弹装备研发了。

        李思明可不一样,他知道自己家底很薄,而且所处的位置非常尴尬,两淮、苏北豪强环伺也就算了,要命的是山东还有整整一个镇的北洋军!他的核心就是手下那批民兵,这些民兵数量有限,消耗不起的。所以他要加强士兵的防弹装备研发,不仅要搞出钢盔,还要搞出防弹衣。陶瓷防弹衣啥的就别想了,用几毫米厚的高锰钢钢板制成的防弹衣倒是可以考虑一下。

        当然,这些他是不会跟德国佬说的,德国佬又不是他爹,干嘛事事都要跟他们说那么清楚?他说:“你们把这东西给我弄出来,如果能达到我的要求的话,我会大量订购的。”

        莱茵哈特问:“大概会订购多少?”

        李思明说:“至少十万顶。”

        莱茵哈特和克洛维对视一眼,都觉得这笔生意做得来。这玩意儿是有点技术含量的,而且订购的量数那么大,做得好了能大赚一笔。

        克洛维公爵说:“这个单子我们接了,不过……李,你现在恐怕没什么钱了吧?付得起货款吗?”

        李思明说:“没事,再过几个月甜菜成熟了,制糖厂开工,我用白糖换。”

        克洛维公爵摆摆手,说:“其实大可不必,现在你手头上就有一大笔资钱可以用来抵付。”

        李思明非常警惕:“你该不会是看上了我的田吧?我告诉你,想都别想!”

        克洛维公爵哑然失笑:“想哪去了?我指的是你手头上的橡胶股!”

        李思明一怔:“橡胶股?”

        克洛维公爵说:“对啊,你手头上有两万多股橡胶股,现在橡胶股股价都涨到每股一千六百元了,相当于三千二百马克,你可以用股票低付。”

        李思明想起来了,就在昨天,也就是三月二十一日,橡胶股达到了每股一千六百银元,而且还在往上涨!要知道,三月十八日它每股还停留在一千三百银元的,短短三天,又上涨了三百银元,这样的涨幅简直让股民癫狂!别说中国本土那些没见过多少世面的股民,就连欧美那些被股市毒打过好几轮的老韭菜也快要发疯了!这不,就连一向很务实的德国佬也心动了,提出了股票抵付!

        也许,他们看中的是股票继续上涨的潜力?

        李思明点点头,说:“行,你们先让人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男扮女装的我,竟然成了皇后!? 崩铁:我自逐火来,来此斩崩坏 拐个军师接招贤令 被退婚后,捡到一只纲吉猫猫 因为手抖就全点美貌值了[无限] [娱乐圈]手可摘月亮 假白富美有暴富系统[穿书] 天倾之后 京港往事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