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 > 科幻穿越 > 溯流文艺时代 > 第四九三章 礼物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四九三章 礼物(2/3)

咳:“咳咳,海菓你来干什么?”
余海菓指了指手里的盆:“妈妈让我把盆给你送来。”
这盆是于东送水果过去用的,回来的时候忘了拿了。
于东从余海菓手里接过盆,“谢谢你了,海菓。”
“不用谢的,妈妈让我跟你们说,让你跟婶婶晚上过去吃饭。”
谷硞“嗯,我知道了,回去跟你妈妈汇报吧。”
余海菓点点头就转身走了。
等他走后,程砚秋看了看于东,脸还有些红。
“我去把我的行李收拾一下。”程砚秋说了一声,就走开了。
于东笑了笑,走到箱子面前,翻看着里面的书,却发现上面一层还有一个笔记本,看起来是新的。
他将笔记本拿起来看了看,里面的字迹于东认识,是程砚秋的。
“这笔记本是什么情况?”
程砚秋在屋里回答道:“笔记本上是我给你记录的一些资料,我去收书的时候,跟那些人也聊了聊,问了一些关于常先生跟他妻子的事情。我记的不是很详细,不知道有没有用。”
于东点点头,认真地看起笔记本里面的内容。
程砚秋的书写很简单,基本都是一问一答的形式,里面有些东西于东听人说过,有些东西于东还是第一次知道。
而且,这个笔记本里面记录的内容也有相互矛盾的地方。
譬如说起常先生爱人,有的人叫常夫人,有的人叫许大姐,还有的人叫李婶婶……光是不同的称呼就有七八种,让人搞不清楚常先生的爱人到底叫什么。
但是他们说的应该都是一个人,因为据这些回忆所说,常先生跟夫人在建国前就住在了那间屋子里,后来夫人去世后,常先生也没有搬走。
还有常先生以前教书的地方,有人说他自己开过私人学校,有人说他教小学,也有人说他教中学,大家的回忆都不太一样。
这一点其实不难理解,程砚秋采访的这些人,基本上都跟常先生不是一个年代的,他们对常先生的认识有很多也是从长辈口中得知的。
于东将笔记本放下,又看向箱子里面的书。
程砚秋应该已经费了很大的力气,最终也只能找到这两百多本书,但是据于东表叔李纪雍所说,常先生家应该有一屋子的书。
能给人“有一屋子书”的感觉,保守地说,也要有个三五千本书才行。
这么看来,这些书绝大部分都已经丢失了。
于东有些失望,但也有些庆幸。
失望的是常先生的那些书并没有全都保存下来,只留了这么一点,而庆幸的则是他们找的还算是早的,如果再过上几年,连眼前的这些书恐怕都没有了。
他没急着把书翻开,而是先找了几本印章比较清晰的研究了起来。
看了大概十四五本,他发现,这些印章基本上就两种。
一种是“常怀英”,另一种是“静居主人”,都是阴刻的小篆。
常怀英应该就是常先生的名字,而静居主人则可能是他的自号。
随后于东又一本一本地将箱子里的书全部拿出来,在客厅里面摆开,最终让他找到了第三个印。
庆幸的是,这唯一一个第三种印还算比较清晰,能够认出来,是阴刻小篆“英平”二字,这很有可能就是常先生他夫人的名字。
留有“英平”二字的是一本屠格涅夫的《前夜》,文化生活出版社民国三十七年出版的,译者是丽尼。
丽尼原名郭安仁,是三四十年代比较有影响力的一位散文家。于东对这位散文家的印象是,他的作品充满诗意,却缺少叙事。
这一点丽尼自己也知道,他在《百夜》就有写到,他认为自己在讲故事上是一个比谁都拙劣的低能者。
于东翻到这本书的后面,才知道为什么独独这本书会有“英平”二字。
英平是不是常先生妻子的名字,这一点还不能确定,但是可以确定的是,“英平”确实是常先生妻子的印章。
在《前夜》的后面,也有常先生写的一段字,讲述了这个印章为什么会出现。
夫人去世后,常先生翻看旧书,发现了这本《前夜》竟有妻子的印章。
他妻子确有一枚印章,还是常先生亲手篆刻,不过他妻子一直都没用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惊悚游戏:这个女鬼是演员 渣男退婚,神医嫡女转头嫁皇叔 重生在末世小说,我连官配都敢杀 重生八七,悍妻不好惹! 夜少家的小祖宗甜又野 武值之英雄崛起 大清搬运工 新婚老公半身不遂,我却怀孕了! 许大茂的四合院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