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 > 科幻穿越 > 大汉第一太子 > 第0378章 安国侯臣陵,昧死百拜!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0378章 安国侯臣陵,昧死百拜!(2/3)

暂时逃出了长安城。
当然,说是‘逃出’,但对身为天子的刘盈而言,有些事,并不是靠装鸵鸟,就能糊弄过去的。
就比如此刻,刘盈便在内史王陵、少府阳城延二人的陪同下,来到了已经停摆的安陵邑建筑工地;
但君臣三人的注意力,却并不完全集中在尚未呈现雏形的安陵,以及已经竖起城墙的安陵邑之上······
·
“安陵、安陵邑;”
“长陵、长陵邑······”
“行陵邑之制,广迁天下豪杰已入关中,绝地方豪强尾大不掉之势,又实关中·········”
满是感怀的发出一声轻叹,刘盈不由得笑着昂起头,似是有些骄傲的望向王陵。
“夕楚汉相争,太祖高皇帝奉天之命,灭项楚而立汉祚,实可谓天下之幸也!”
刘盈此言一出,自是引得一旁的‘当今第一马仔’阳城延连连点头,甚至拼尽所能,开始全方位无死角的分析起了‘先太祖高皇帝刘邦得天下,苍生是有多么幸运’的议题。
相较于阳城延的无底线彩虹屁,王陵自是选择‘保留尊严’;
但饶是如此,在听到刘盈这句话之后,王陵也是由衷的点了点头,表示对刘盈的说法感到认可。
实际上,不同于后世‘老流氓’‘无赖皇帝’的恶劣风评,在如今的汉室,太祖高皇帝刘邦的风评,还是比较接近于‘完美帝王’的人设的。
论功绩,功至大,莫过于开国立庙——身为刘汉开国之君的太祖刘邦,默认吊打刘汉所有后世之君;
论能力,一手‘与民田爵’,一手‘轻徭薄税’,直接为天下百姓提供了生产工具,并降低了生产成本,放眼青史之上,能与这两件事,尤其是前一件相提并论的,恐怕只有后世新时代的土地革命。
非要说汉太祖刘邦有什么缺陷,那说破了天去,也就是在德行,主要是私德方面稍有些缺失。
但令后世人颇有些无法理解的是:在如今汉室,刘邦‘放浪形骸’‘不拘小节’的直脾气,非但没有让天下人生出‘这人没有皇帝的样子’的想法,反而感觉到了一种莫名的亲切。
就好比后世,领导蹲在路边吃盒饭,或许会被指责为‘作秀’,但如果是蹲在田边吃窝头,那就必然会引得百姓的无限好感。
因为蹲在路边吃饭,不是什么难事;
而蹲在田边啃窝头,却是能最直白展露出立场的方式。
所以说白了,对于刘邦‘不拘小节’‘不苟于常礼’,如今汉室的百姓只觉得:嗯,这人靠谱,很真实,确实是从俺们之间走出来的;
即便真的有人指责刘邦‘不尊礼制’,也终归是一些齐、鲁儒生的个人见解,对于主流舆论的影响力,不能说差强人意,也只能说是从不曾存在。
至于朝堂之上,公卿百官、元勋功侯之前,对于太祖刘邦的评价,或许在暗地里也有些‘分歧’;
但最起码,在‘陵邑制度’这件关乎社稷安稳的国策之上,朝堂的评价也出奇一致;
——合该太祖高皇帝兴兵抗秦,又灭项籍而得天下!
只要是个有见识、有学识的人,无论这个人有多么恨刘邦这个人,也绝对不可能去诋毁刘邦一手推行的陵邑制度。
外人如此,身为元勋功侯、当朝内史的王陵,显然也不例外。
听闻刘盈这一声莫名其妙的感叹,王陵先前悬着的心也稍放松了些,但望向刘盈的目光中,却仍是一抹肉眼可见的疑虑。
王陵看得明白:刘盈之所以借陵邑制度,莫名其妙引出后面那句‘有我父皇是天下的福气’,本意不过是想表明态度;
——父皇的陵邑制度,是很好滴~
——这么好的东西,朕绝对不会抛弃不用滴~
但多年来的经历,却让王陵并不愿意这么轻易地相信:仍未年满二十岁的天子刘盈,真的没有废黜陵邑制度的打算。
想到这里,王陵便忧心忡忡的侧过身,对刘盈稍拱手一拜。
“陛下所言甚是。”
“往数岁,臣闻民间有言:功高莫过于太祖高皇帝;”
“太一悯民,降太祖高皇帝以安天下,确如陛下所言,乃苍生、黎庶之万幸!”
面不改色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惊悚游戏:这个女鬼是演员 渣男退婚,神医嫡女转头嫁皇叔 重生在末世小说,我连官配都敢杀 重生八七,悍妻不好惹! 夜少家的小祖宗甜又野 武值之英雄崛起 大清搬运工 新婚老公半身不遂,我却怀孕了! 许大茂的四合院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