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 > 科幻穿越 > 走进不科学 > 第一百三十三章 填鸭式教育不可取 6400字大章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一百三十三章 填鸭式教育不可取 6400字大章(2/4)

的几近失色。”
登州。
便是后世的鲁东省蓬莱市。
这里有着赫赫有名的登州港,也是宋朝屯驻水师的核心场所。
蓬莱临近渤海、黄海,倒也确实称得上一望无际。
随后徐云又转过头,看向了小李和小赵。
只见小李思索片刻,摇了摇头:
“家父早先在黄州为官,只遇过江,未见过海。”
一旁的小赵见说瞥了眼小李,缓缓道:
“本王倒与李姑娘不同,两年前本王曾去过一趟昌国县,为王兄收购药材。
昌国毗邻东海,倒也幸得见识过海之雄壮。”
宋朝的昌国,便是如今的浙省舟山。
它与东海相连,也是一处浩瀚世界的入海口。
三个人,两个见过海。
这在比例方面虽然谈不上完美,但要比徐云预期的高很多。
随后徐云沉吟片刻,对老苏和小赵问道:
“老爷,简王殿下,不知两位在欣赏海景之际,可否见过从远处驶来的帆船?”
后世对帆船在华夏古代出现的时间一直颇有争议,主要分成春秋说和两汉说两种看法。
不过无论是以上哪种情况,时间线都要远早于眼下的宋代。
所以此时帆船眼下很常见,尤其是在海边。
故而小李和老苏只是彼此对视了一眼,便齐齐点头道:
“自是见过。”
徐云朝二人微微颔首,深吸一口气,抛出了自己的杀手锏:
“既然如此,不知二位在见到帆船的时候,可曾注意过一件事?”
“什么事?”
“帆船是哪个部位先出现在二位视野内的?”
听到徐云这番话,老苏和小赵顿时齐齐一愣。
“哪个部位?”
小赵见到大海的时间离现在只有两年,印象自然相对也比较深,便先一步道:
“若是没记错的话...那日@本王登高观海,首先见到的似是白色的船帆,其次才是船身...”
听小赵这么一说,老苏倒也回想起了一些画面。
不禁微微点头赞同。
不过想着想着,他忽然意识到了什么。
猛的瞪大眼睛,看向徐云,嘴角隐隐颤抖:
“小王,你是说我们先看到船帆,是因为大地是圆形,所以海面将船身给挡在了后方?”
徐云沉默片刻,郑重而坚定的点头道:
“没错。”
海面上的行船先看到船帆,后看到船身。
这是亚里士多德在证明地球形状时,曾经提及过的有力证据。
当然了。
在现实生活中,你想单靠肉眼验证这个说法,其实是比较麻烦的。
因为根据r??+d??=(r+h)??可以计算,一个视线高度为1.75米的人,能够看到的地平线距离有4.65千米。
如果你站到山上或者建筑高层,看到的范围就更远了。
这种十几公里起步的视力范围,一般人其实是很难分辨出船帆、船桅和船身的。
这种情况下所谓首先看到风帆,很大部分原因要归结于风帆的显眼程度,和海平面没啥关系。
但值得一提的是,登州和昌国这两个地方却很特殊,不同于一般的海岸:
它们都是宋朝水军要地,同时也是宋代知名的海市所在。
眼下是宋朝海市最发达的时期,贸易联通的可不是内地,而是周围的各个国家。
而凡是越洋贸易的船只,体型往往都非同一般。
比如很有名的宋代古船,被发掘复原的华光礁1号。
整艘船船体残长20米,宽约6米,舷深约3-4米,这在宋代只是中型船的规模。
像在登州、昌国这两处海市兼军事重地。
你若是运气好,甚至可以见到两千料级别的帆辅车船。
至于所谓两千料嘛,差不多是45米、宽11米、深5米的规格。
也就是千吨级的排水量,是郑和船队最大的宝船的40%左右。
这种规模的大型船只,只要天公作美,在极远处分辨出船帆和船身还是不难的。
老苏和小赵一个是前任宰相,另一个是宋哲宗的亲弟弟,属于大宋最顶尖的那批人。
他们前往海市的时候想要见到这种船,简直就是像是喝水一般容易。
当然了。
在后世看来,先见到船帆不一定就代表地球是圆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惊悚游戏:这个女鬼是演员 渣男退婚,神医嫡女转头嫁皇叔 重生在末世小说,我连官配都敢杀 重生八七,悍妻不好惹! 夜少家的小祖宗甜又野 武值之英雄崛起 大清搬运工 新婚老公半身不遂,我却怀孕了! 许大茂的四合院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