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 > 科幻穿越 > 蜀山悬剑传 > 第四百一十八章 发丘将军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四百一十八章 发丘将军(2/3)

老百姓家中的单口隐蔽洞(俗称蛤蟆蹲)改造成能进能出的双口隐蔽地道。这种地道可以设置弩箭孔、陷阱、翻口,使地道从百姓的隐蔽所发展为军队斥候奇袭敌人的战斗通道。


忠嗣师父关于地道可用于战斗的构思,给了白复很多启发。白复自然而然想到了孙富、孙贵这两位掏坟掘墓的祖师爷。


可是,此时天下大乱,到哪里找这两个平日就隐姓埋名的人呢?


白复通过川帮资源,发动中原帮派和地下组织寻找二人。不到一个月,弟子遍布天下的丐帮找到两人,将白复书信带到。


白复在信中晓以民族大义。‘救民水火就是积德行善,是无上之善举’。


每一个倒斗之人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深深的恐惧,害怕遭到幽冥妖鬼的报复。一旦有了钱,都愿意积德行善,布施祈福。


白复洞察孙氏兄弟的心思,凭借此点最终打动两人,将这两位老友动员起来,欣然前往太原,辅佐唐军。


……


孙氏兄弟勘验太原城后,根据城墙四围地形,设计地道挖掘图,把城外主要道路的地下,用“中”字型通道连接起来。


数十日后,在孙氏兄弟的指挥下,太原数千军民齐上阵,在太原城四周深挖壕沟,在太原城外筑成了数道‘地下长城’。


孙氏兄弟亲自示范地道挖掘:将地道挖下一段后,再往下挖1米多深,又向前挖1米多长,再往上拉,形成“凹”字形状。


在修筑过程中,为解决地道里的通气和饮水难题,孙氏兄弟将地道的通风口与地面上的器物,如烟囱、水井、墙顶、树洞等巧妙地结合起来。


建好后的地道如蛛网,密密麻麻连接;地堡若蚁穴,层层叠叠分布。城内城外相通、村村相连,既能隐蔽、藏人、转移,又能储藏粮草辎重,运兵、作战等……


李光弼时不时跑进地道查勘工程进度,对这两位传奇般的发丘将军、摸金校尉愈发钦佩。正所谓:术业有专攻。就土工作业这话儿,不服不行!


两位盗墓高手一旦将“寻龙诀”和“分金定穴”的手艺转为正途,斩山作廓,穿石为藏,又有一番新的天地。


建好的地道一般宽二米、高一米半、顶部压土厚二米以上。地道内设有了望孔、弩箭孔、通气孔、陷阱、活动翻板、指路牌、水井、储粮室等。


地道入口隐蔽巧妙。墙壁、灶台、水井、碾盘底、树洞、野地崖旁都有伪装的地道洞口,


为使敌人不敢入洞,唐军在地道入口的下端修筑陷阱、陷阱上覆盖一块活动翻板,底部倒插着竹签、尖刀。


翻板平时用木棍支撑,可以走人。一旦燕兵进入地道,唐军就可将支撑翻板的木棍抽开,燕兵踏上翻板,就会掉入陷阱,被利刃洞穿。


两条或多条地道的连接处设有翻口——带轴的木板或石板盖。当翻口翻过一定角度后,即堵死某条地道而开通另一地道。利用翻口,可诱导燕兵进入陷阱或死胡同。一旦进入死胡同,唐军可通过两侧的箭孔狙击燕兵。


地道主巷分上下复洞。地道支线纵横交错。“棋盘路”犹如迷宫,没有唐军带领,就算燕兵杀进来,也会迷失方向。


若燕兵发现洞口,进入地道,唐军可利用地道内设置的观测孔,观察燕兵动向。


地道两侧墙壁、城墙基下、夹墙里、壕沟等枢纽、要道、拐弯处,分布着大量的箭孔。


箭孔后的掩体里,备有立射或坐射的单人诸葛连弩。一名唐军士兵操作,就可射杀数十燕兵,让进入地道内的燕兵无路可逃。


为了防止燕兵用水、火、烟熏破坏地道,唐军还在地道内设有卡口、翻板、防烟盖、防水门,或将地道挖得忽高忽低、忽粗忽细、并设有直通远处村落的突围口。


这样,地道便成了进可攻、防可守、退可走的地下堡垒。


除此之外,孙氏兄弟让士兵用挖掘壕沟的泥土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惊悚游戏:这个女鬼是演员 渣男退婚,神医嫡女转头嫁皇叔 重生在末世小说,我连官配都敢杀 重生八七,悍妻不好惹! 夜少家的小祖宗甜又野 武值之英雄崛起 大清搬运工 新婚老公半身不遂,我却怀孕了! 许大茂的四合院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