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 > 科幻穿越 > 三国:刘备帐下,朝九晚五 > 第两百一十五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两百一十五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2/3)

动马鞭,一指东方,好像已故之人正在忘川河上,朝着未亡人露出了一个笑容。
仿佛在说:我用我的生命,保卫了我们的家园,活着的你们,要把我那一份也活下去。
原诗本是天涯二字,被秦耀改成了如今百姓心中,亡者往生而去的忘川河,一种是龚老先生自己离开京城,从此天各一方的离愁。
这种,则是人鬼殊途,再难相见的哀伤!
然而,话风一转,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更是将那种生离死别的痛苦,一下子给拉了回来。
原诗借用枝头掉落的红花,形容自己辞官回乡,还能化作春天的泥土,为祖国培养下一代。
而在这晋阳,更是那些战死的勇士,用他们的生命,为下一代保护住了故土,立意更加深远,也让在场所有的百姓,深有感触。
“这……”郭嘉看着哀声彻天的后方,小脸一白。
刘备抹了一把眼泪:“这八千英灵,虽死,却依旧在忘川河上,看着我们,他们用生命,保护住了几十万人的家园,功在后世,德披后人,还未远去的英灵啊,请受刘备一拜!”
在刘备这一拜之下,全场的气氛进入到了一个高潮。
“父亲大人,我一定会带着你的那份心意,好好地活下去的!”
“你们,保护了我们,我们,必将永远将你们记在心中!”
“父亲,您在天之灵看到了吗?儿子,也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了,我立志,要跟随主公,扫平乱世,延续你的使命!”
在这种氛围下,秦耀不为外物所影响,继续提剑,书写了他的第三首诗。
军歌应唱踏燕然,誓灭胡奴出三关;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这是秦耀前世的老乡,革命家徐锡麟先生的《出塞》!
原诗中的军歌是大刀环,秦耀改成了燕然石勒的窦宪所用的军歌,也是流行在整个光武建立的东汉时期的军歌-《马踏燕然》!
原诗中的玉关(反清为山海关),也改成了雁门关、偏关、宁武关这三关!
全诗很好理解,凸显出了徐锡麟先生悍不畏死的精神!
然而写完这首诗后,秦耀剑刃未停,又写下了一代伟人改自西乡隆盛诗赠与自己父亲的著作!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两诗,立意相同,言简意赅,要说前两首诗,还是秦耀在缅怀战死沙场的战士,那这两首诗,便是赠送给晋阳正在茁壮成长的少年郎们!
男儿,当胸怀天下,志在四方!
哭哭啼啼的,岂是好男儿本色?
果然,在这两首诗写完之后,原本涕泗横流,哀悼亡者的那群少年郎们,他们和郝昭的年龄相仿,一个个从地上站起来,挺直了胸膛。
他们知道,他们的父辈,在天之灵,不愿意看到懦弱、沮丧的他们!
他们的父辈,亲人,死的有价值,用不着他们这些后人在这里哭哭啼啼的!
若真记挂他们,不该哭泣,而是该出三关,平胡奴,以血,祭英灵!
郭嘉默默地闭上了双眼,嘴中喃喃颂唱道:
披铁甲兮,挎长刀!
与子征战兮,路漫长!
同敌忾兮,共死生!
与子征战兮,心不怠!
踏燕然兮,逐胡儿!
与子征战兮,歌无畏!
郭嘉喃喃地颂唱着,一旁的刘备等人渐渐地也跟随他的节奏开始吟唱,乃至身后诸多文武,不断的往后渲染。
直至全城百姓开始吟唱这首大汉军歌《马踏燕然》!
逐渐的,形成了冲天之势,数十万人怒吼。
马踏燕然,追亡逐北!
(ps:《马踏燕然》实则为现代某吧博主臆造,在此为免误导小朋友,权当应景一看即可!)
四首诗,将整个功勋碑背面刻画的满满当当,每一个字,都像是刀刻斧凿,笔锋遒劲!
郭嘉已经嘶吼的脖子都哑了,身后,依旧是铺天盖地的呐喊声,此时的晋阳,宛若一根拧紧的绳,面对世间任何仇敌,都无惧怕之意!
“主公,晋阳民心已达巅峰!”
刘备点了点头,目光热切!
晋阳一战,非但没有打垮晋阳的士气,反倒是让整个晋阳的民心大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男扮女装的我,竟然成了皇后!? 崩铁:我自逐火来,来此斩崩坏 拐个军师接招贤令 被退婚后,捡到一只纲吉猫猫 因为手抖就全点美貌值了[无限] [娱乐圈]手可摘月亮 假白富美有暴富系统[穿书] 天倾之后 京港往事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