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 > 科幻穿越 > 穿成科举文男主的锦鲤妻 > 第254章 胸中有丘壑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254章 胸中有丘壑(1/2)

于是方青青就走出医棚,向大家解释,她就是此刻义诊的女大夫。
相信的人不多,大家不仅是怀疑她的性别,也怀疑她的年龄。
总觉得这么一个小娘子在这里给她们看诊,不太对头?
但是吧,其他医棚前面都已经排满了人,显然这边的人如果重新过去排队。
人太多了,今天一天还不一定能看得上大夫。
这就是现实,哪怕是在最为富庶的京城,也经常会有许多人看不起病。
所以每年对许多普通百姓而言就是福星,有些京城周遭的得了重病的,哪怕是走个或者是家人背着走个两天两夜甚至是三天才能到京城也不在乎。
那里的大夫,如何能够比得上京城这边的?
最初几家药铺是为了自身的利益、为了一些私人的目的联合举办义诊,但是他们也知道,这样的活动如果朝廷能够参与更好。
也可以让他们的药铺,与朝中贵人拉上关系。
虽然人在生病或者其他的时候都需要看大夫,实际上大夫却只是属于匠人,甚至排在“士农工商”商人的低位之下。
由此可见,医馆药铺想要做大难度有多高,这也是最初的时候搞义诊的由来。
不可否认的是,如果是官家出面只是挂个由头,买药也是比较便宜的那几种。
这其中真正珍贵的其实是人力是医者,这一点药铺愿意承担,这样的话义诊对朝廷也是十分有好处的。
特别是当今即位的时候,那可是经历了一场腥风血雨,在京城之中的哪怕最普通的老百姓那段时间也都是脑袋挂在裤腰上。
随时随地,担心自己有殒命的可能。
皇帝陛下即位之后一直都是励精图治希望百姓们可以安居乐业,更是希望自己可以做一个为百姓所爱戴的明君。
而义诊就是一项很好的举措,等于原本药铺只是想要为他们筹谋的事情刚好与朝中风向一致,就变成了官家出面。
当然了,这其中的交易内幕外人就不必要知道,总之对贫苦百姓而言是一项好举措。
本来年前天寒大雪就有许多人没能熬过去,或者,好不容易撑过来了或多或少的身上都有一些病痛。
这好容易得到了义诊的机会,顾不得才过完年,许多人都开始行动起来。
所以即便看见医棚里端坐的是一个小娘子,许多人不满,却还是一咬牙继续排在了队伍中。
也许,小娘子只是代替她的父兄在这里坐班,等一会儿真正的大夫就过来了?
然后她们就拿着户书上前找大夫看病了。
对,要拿着户书,因为义诊针对的是贫困百姓。
也就是官家认定的贫下中农,拿着户书可以在三天内免费看诊拿药三次,每个看诊的人都要记录在案的。
这也是官家出头的原因,药铺的大夫只负责给人看诊,而记录统计这些事情则是读书人去做的。
是归京兆尹衙门负责的,京兆尹直接请了国子监的学生们帮忙,反正他们都是未来的国家栋梁提前熟悉这些操作也是无可厚非的。
黎修平正好就带着三毛四毛提前融入其中,也算是开始与京城里的读书人有所交集了。
如果真的是要以后通过科举考试走上仕途这条路,一开始在读书人中扬名立万也是非常重要的。
像黎修平能够被陛下钦点为状元,可以说他读书扎实功课好。
可也有很大一部分,是运气的成分,是因为他的策论刚好对了皇帝陛下的心思。
换言之,如果考试的时候策论内容不被主考官所喜欢,哪怕考生功课再好也不一定能取中。
黎修平现在所打的,就是这样的心思。
在他中了状元能够入朝为官的那一刻,已经开始在为老黎家的将来做打算。
因为黎修平很清楚,自那以后他们家绝对不会再只是普通的农户,甚至他也不想就止步于耕读之家。
所以,家里不能只有他一个读书人,以后他的子女肯定是要从小读书的。
而现在嘛,侄子们他也不希望都被埋没了。
打算一开始方青青就想着法子在家里教几个孩子识字,尔后想办法让他们在县里都去书院读书了。
黎修平很是感激,于是心中的那一点疑惑都只是埋在心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惊悚游戏:这个女鬼是演员 渣男退婚,神医嫡女转头嫁皇叔 重生在末世小说,我连官配都敢杀 重生八七,悍妻不好惹! 夜少家的小祖宗甜又野 武值之英雄崛起 大清搬运工 新婚老公半身不遂,我却怀孕了! 许大茂的四合院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