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 > 其他小说 > 终宋 > 第1323章 品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1323章 品(1/3)

开封大街上有两个老者并肩走过。
他们同样都是双手背负、弯着腰,脚步慢吞吞的。
“若顺利,我想年节前便退下来,赶上回老宅祭祖。”
“我们这些老东西退了便退了。莫让你家女娃也辞了官。”
“放心吧,她不辞官。陛下近来总说,他需要与蒙元不一样,要比忽必烈做得更好。我不懂他为何有这种忧虑,且我也老了,帮不上忙,至少让他们兄妹多辅左陛下一把。”

杨果停下脚步,回过头看向了长街。
开封已恢复了些繁华景象,或许还比不上一两百年前汴京御街的鼎盛,至少比蒙元治时多了几分生机勃勃的景象这点他是最清楚的。
他看的出来,百姓的衣冠与面貌都有不同。
还有些细节,比如街道边的叫卖声多了起来,菜农也敢吆喝大声了。平民们不再困于羊羔利,生活能得以喘息,愿意到街边买些瓜果茶点了。
仅说忽必烈需要维护蒙古贵族们的利益,而今上不用,这或许只是几条政策的差别,对普通人却是天与地。
“伴随了陛下十余年,有时我依旧看不明白他到底要做到何等地步啊。”
“若是能再多活十年,或许你我能看到吧。”
“身子骨不行了,近年来总觉无力。莫说十年,我常怕捱不到天下一统的那日。”
“快了。”
说话间两人已到了龙亭湖畔,行宫就
“从近来到的战报来看。”韩承绪道“若不是沿江的州县与大量的俘虏要安置整备,想必直接攻到临安也非难事。”
“话虽这般说,该做的事总不能略过了。陛下亦说过,南征不怕晚,只怕吞得太快把宋廷的污秽一并吞了。”
“道理自然如此,便是整备上一两个月,真正心慌的不是我们,反而是赵氏朝廷。”
“刀刃架
两人都抚须笑了笑。
这一带本就是河南经略府所
偶尔遇到些大臣,则会与他们谈论几句国事。
“左相,好消息,方才我觐见陛下,他已同意了开科取士。”
“那便好,可有议定科举形式,是时务策、帖经、杂文,还是义、论、策”
“暂未定下,但看得出陛下对此很是重视,想必会召诸公商议。”
奚季虎也很忙,说过,作了一揖,脚步匆匆便往别处赶。
韩承绪与杨果互相搀扶了一下,继续往前走。
“陛下本就想开科取士,只是前些年战事不断,耽误了。”韩承绪道,“方才说陛下欲做得比忽必烈好,这又是一桩事,可见他心事重啊。”
“开科取士好啊。”杨果道,“北人盼了几十年没盼到,终究还得靠自己的君王来兴文教。只是,北方沦落胡尘百年至数百年,科举一开,往后朝廷上只怕都是南人”
“陛下早便与我提过此事,曾说若开科举当分南北榜,先见之明啊。”
杨果这才安心,道“此事对服南方民心又有大用,想必消息传到南面,更多人要望风投顺。”
“高家郎君又能省不少气力。”
如今唯有韩承绪还这般称呼高长寿。
这代表着他们当年一起出生入死的关系。
高官厚爵往后都有,而同生死共患难的回忆无可取代。
“高元帅
“算时日,差不多该到了”
两人到了公房,才坐下。那边关德已带着步辇过来,笑吟吟打了招呼。
“两位老相公,陛下召见,说是有好东西让两位瞧瞧。”
韩承绪不免好奇,问道“莫不是缴获了大量金银,国库终于不愁用度了”
关德脸上笑容微僵,赔笑道“韩老相公又说笑了,天下哪还有这样的金库。除非到哈拉和林瞧瞧”
杨果心想,如今真是连南边来的宦官也能开口闭口哈拉和林,放
这日李瑕召见的臣子却不多,只有几个心腹并不包括吕文焕。
韩承绪、杨果一进殿,关德便连招呼着让他们坐。
“陛下一会才过来,交代给相公们赐坐。”
韩承绪环目看了看,见殿中并没有摆着地图,不由奇怪,向更早到的李冶问道“今日不是议事吗”
“不知,我忙得很,陛下非要将我召来,又不说是何事。”
李冶脾气素来不好,坐
过了一会,竟是霍小莲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惊悚游戏:这个女鬼是演员 渣男退婚,神医嫡女转头嫁皇叔 重生在末世小说,我连官配都敢杀 重生八七,悍妻不好惹! 夜少家的小祖宗甜又野 武值之英雄崛起 大清搬运工 新婚老公半身不遂,我却怀孕了! 许大茂的四合院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