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 > 玄幻魔法 > 我是导演,我不比烂 > 344.生不逢时

底色 字色 字号

344.生不逢时(1/5)

谦儿哥和宁皓认不认识,许鑫不清楚。
不过许鑫倒是知道,谦儿哥和黄渤是因为濮存炘认识的。
而等宁皓进来,于慊也打了个招呼:
“来啦,快快快,快坐。”
听这意思,似乎俩人也认识。
至于渊源就不得而知了。
谦儿哥是老江湖,别管是知己朋友,还是说只是见过一面打过招呼,在这种场合下肯定也不会露出来什么亲疏有别的意思。
所以招呼的很热情。
而与之相比,胡子似乎都没刮,模样怎么看怎么有些颓废狼狈意思的宁皓,听到了这声后,笑的就有些勉强了。
说勉强也不对……
应该说是不太自然。
但又不像是不熟或者是初次见面。
反正挺奇怪的。
许鑫把这一幕收入眼底,又回忆着当时在华表奖上,那被许多人围着的宁皓那种意气风发……他心里冒出了一句嘀咕:
“这是遇到什么事了?”
不过嘀咕归嘀咕,这种时候肯定也不好问。
他也就没吭声。
而宁皓在一边说着不好意思来晚了,一边落座后。
于慊估计也看出来了他似乎遇到了什么烦心事,连罚酒三杯这一档子提都没提,笑呵呵的来了句:
“来得早不如来得巧嘛……来来来,咱们第二杯走起来。”
一桌人都是人精,东家发话了,谁也没说什么,共同举杯。
而放下了杯子之后,就是正常喝酒,聊天。
聊的内容大多数都是行内行外的家长里短。
而宁皓这一顿饭都没怎么太说话。
别人喊喝酒,他就干杯。
别人不喝酒,他就一边吃菜,一边听大家伙聊天。
偶尔寒暄,偶尔玩笑。
但明显感觉到情绪并不足。
不过许鑫的注意力除了他来的时候,在他身上留意过,几杯酒下肚,他就忽略了对方了。
没办法,不熟。
虽然宁皓也是西北人。
照理以出身来说,他也是西北圈的一员。
不过也得分怎么看。
往小了说呢,宁皓是山西人。
圈子里有句老话,叫做陕西出导演,山西产编剧。
说的就是西北圈这种组成。
西影厂的导演,搭配山西的编剧,是早年间西北圈扛鼎天朝电影的基石之一。
所以,出身来看,宁皓是西北圈不假。
但往大了说一些,那就是“七五”后这一批导演、编剧,在京圈开始崛起,吸纳资源后,就没了那么多的门户之见。
宁皓在燕京师范转到了北影继续读导演系之后,因为认识曹宝平,就是《李米的猜想》的导演,在自己拍了两部电影后,就带着他去了魔都。
在魔都那边,宁皓结识了徐争、黄勃这些人。
连带着他名声大噪的《疯狂的石头》以及这几年的电影,其实都是沪圈的资本在运作。
京圈独大、西影厂没落、沪圈自己给自己玩没了之后,本身导演也好、演员也罢。这些人身上的地域标签就已经淡泊到了不像样。
所有导演,其实都是两边不得罪的性子。
这话说的也不恰当……
应该说现在的导演也好,演员也罢,小演员是不用去管这个作品是什么圈子什么地方投拍的,只要你能进去,演就行了。
而在出名后,身上才会被打上不同圈子的标签。
但这种标签也只是隐性标签。
越是出名的人,这种门户之见的束缚就越小。
比如张一谋。
老头他别说西北圈还是京圈了。
全天朝他都能横跨。
想干嘛就干嘛。
这就是地位的体现。
而宁皓现阶段,哪怕是出身西北,可却属于沪圈的红人。
身上的标签属性是非常浓的。
再反观许鑫呢?
真要说起来……整个80后的娱乐圈,他应该是属于标签色彩最强烈的那一个了。
谁都知道他是西影厂的人。
也谁都知道西影厂要靠推他来完成翻盘。
而这也是为什么他都火成了这德行,照理来讲早就门庭若市前呼后拥声色犬马荣华富贵了。可偏偏,他身边的京圈人一个都没有。
连电话都没给他打一个。
一个华表奖,冯晓刚不理他,陈恺歌不鸟他,连合作过几次大家感觉都还不错,并且最喜欢“礼贤下士”的大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惊悚游戏:这个女鬼是演员 渣男退婚,神医嫡女转头嫁皇叔 重生在末世小说,我连官配都敢杀 重生八七,悍妻不好惹! 夜少家的小祖宗甜又野 武值之英雄崛起 大清搬运工 新婚老公半身不遂,我却怀孕了! 许大茂的四合院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