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 > 武侠修真 > 长生可否 > 312、天师下山,神龙入场

底色 字色 字号

312、天师下山,神龙入场(1/2)

龙虎山,玉皇殿。
张永绪拿着英雄帖走进大殿,对正在打坐的老天师说道:“父亲,有安平的消息。”
老天师缓缓睁开眼睛,接过张永绪递来的英雄帖,在他查看时,张永绪问道:“儿子去请几位老师傅出山,到夷州去替安平压阵?”
老天师两指一并,猛的合上英雄帖,说道:“不用了,我亲自去。”
“这……”张永绪还有些犹豫。
老天师却已经起身,向门外走去,吩咐道:“敲钟,告诉世人,天师……下山了。”
当日,龙虎山上,永乐大钟敲响。
这尊永乐四年,第四十三代天师张宇初奉命编修《道藏》之时,永乐帝特意铸造赏赐给龙虎山的大钟,是有史以来最大的青铜钟。
钟高两丈,重46吨。
是钟,更是法器,战功彪炳可以勒石记功,而编修《道藏》亦是大功德,这口大钟便是记录功勋的法器,亦是承载道蕴的法宝。
当永乐大钟鸣响之际,钟声悠悠,遍传九州。
刹那间,万鬼惊避。
九州清气敕风雷,危楼已下摘星人……
……
山西蒲州。
一名中年武者正手持一根木棍与七人交手,这七人枪法皆是不凡,但此人单手持棍,轻松写意的便拦住所有攻击,而且时不时的抽打教训,打得这七人连连闷哼。
不一会,忽然听到钟声,便一圈棍扫,七人全部击倒,然后随手将木棍一掷,便如同杵进豆腐当中一样,嵌入了山上的石壁当中……
那可是没有枪头的木棍啊。
姬际可轻描淡写的做完这些,才看向一旁站桩的曹继武说道:“天师下山了,收拾东西,我们去夷州。”
……
嵩山少林。
佛门清净之地,其实挺繁荣的,武当山鼎盛,那是朝廷的扶持,然后修行者多,香客上去,其实也没有太多的项目。
但少林寺就是经营的很好了。
山下的嵩阳镇格外繁荣,江湖上的人要更多一些,江湖气自然也更重一些,毕竟,天下武功出少林这个口号已经喊出去了,来少林学武的人自然络绎不绝。
其实天下武功出少林,这句话是倒果为因了。
真正的情况是天下武功入少林。
对少林武学贡献最大的应当是觉远禅师。觉远入少林以后,遍访陕西、山西、甘肃等地,聘请名师李叟、白玉峰等武林高手入寺传授僧众武艺,并着力于将少林武学进行系统性整理并积极与外界交流。少林武学在觉远手中发扬光大。
少林武学虽然源于达摩祖师,可草创之初,少林武学仅有罗汉十八手一种,后来逐渐发展成为著名的罗汉拳。到了宋代,少林寺的功法已有300余种,觉远禅师功不可没。
及至明代,少林武学已经有700余种,其中少林七十二绝技已经完善。
因为系统的整理和收集了天下武学,才有了今天少林寺武学圣地的地位,实际上少林寺虽然大搞武学交流,外传的武学多是外家功夫,内功修炼只有少林弟子才能学习,便是教也只教八段锦,易筋经轻易不会传授。
反倒是武当山内家拳没有敝帚自珍,太极拳流传甚广。
不管实际情况如何,反正少林寺这边气氛是保持得很好的,是江湖当中最热闹的武学交流中心,嵩阳镇今日依旧车水马龙。
一名挑着木柴的老头在一家酒楼卸货,等着店小二给他数零钱的当口,他坐在门口,听着里面的热闹。
只听那说书先生说道:“你们猜怎么着?那英雄帖一发,各路豪杰便赶往夷州,天师府上,那口永乐大钟更是百来年头一次敲响,这天师直接摆足了架势下山,就是为了给小天师撑腰。”
“听闻那许海已经联络各大豪商,召集无数江湖高手,等着张执象进入夷州,便合力围杀呢?”
“这种以多欺少的行径,那还得了?”
“老天师自然要护上一护。”
“只是,这广发英雄帖,青龙榜上的大宗师那可都是收到了邀请的,老天师虽然厉害,但也不是谁都能镇住的。”
“其他人不好说,但有三位大宗师,一定不虚老天师。”
“这第一位嘛,大家都知道,正是三丰祖师,横压天下二百载,从古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惊悚游戏:这个女鬼是演员 渣男退婚,神医嫡女转头嫁皇叔 重生在末世小说,我连官配都敢杀 重生八七,悍妻不好惹! 夜少家的小祖宗甜又野 武值之英雄崛起 大清搬运工 新婚老公半身不遂,我却怀孕了! 许大茂的四合院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