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 > 武侠修真 > 长生可否 > 333、上下能安,天下大同

底色 字色 字号

333、上下能安,天下大同(1/2)

我们首先要明白,文明的发展是一脉相承的。
不能说你吃第五个馒头吃饱了,就认为前面四个馒头不用吃。
在生产力足够发达以前,漫长的岁月里,都是“损不足而奉有余”的,是汲取着贫苦百姓的血汗,供给着那些精英们,让他们有足够的余裕去学习、研究、发展。不管主观意愿如何,这是客观事实,是已经结下的因果。
若是不承认这点,就必然会走偏。
因为在生产力足够发达之后,那些所谓的精英会认为凭什么自己创造的价值要分给普通人?他们会理所当然的忽略他们曾经是剥削者,会理所当然的认为普通人毫无价值,应该毁灭,以免浪费资源。
这不是什么阴谋论的猜测,而是后世发生的事实。
在后世,同舟会明确的认为,人类的人口数量应该削减至五亿,避免资源的浪费……
走到这一步。
就彻底错了,精英与平民的矛盾将不可调和,精英认为自己拥有超过99%的财富,足以碾压一切,文明的果实本来就是属于他们的。
但社会的根本终究还是人。
任何会固化阶级的人才选拔方式,都只能从“普通人”当中选出一小部分所谓的“精英”,当战争真正开始的时候,那些精英就会明白,什么叫做“乱世出英雄”。
精英与平民的战争胜负如何,并不需要讨论。
只需要明白,当精英理所当然的认为文明果实是他们自己创造的时候,战争便已经不可避免了,而平民终将获得胜利,但在胜利之前,那个社会当中,精英们必然是手握“灭世武器”的,精英不可能引颈就戮。
那么,结果是什么?
是毁灭。
文明被毁灭,谁也不能获胜,谁都是失败者,在满目疮痍的世界里,无论精英们能否躲起来享受富贵,文明都已经完了。
这是走向毁灭的道路。
所以,文明想要走得更远,必须正视文明是一脉相承的,必须正视在生产力足够发达之前,劳苦大众对于文明的贡献。
只有这样,才能明确生产力足够以后,社会关系的倒挂。
只有这样,才能天人合一,让文明昂扬向前。
天之道,损有余补不足。
天才的孩子,一定是天才吗?不,很大可能,他会是个普通人。因为人类的禀赋,是正态分布的,例如两个智商140以上的人生出的孩子,的确会很优秀,但一般也就在128左右,几代人后就会趋同于人类的平均值。
智力障碍的父母生出来的孩子可能愚笨一些,但绝大多数情况都会比父母高。
这就是天道。
所谓的天才,是在庞大基数当中的偶然事件,只有基数越大,天才才会越多,而人类进步,需要整个族群的平均智商提升才行。
这是属于科学的统计结果,但如果从玄学来看。
后代的禀赋,其实与气运功德有关。
祖上积德,后代才会出麒麟子,你身负气运,有某种使命,才会连出几代英杰,例如大秦,始皇帝奋六世之余烈才统一天下,这是何等气运?连出六代明君,只为始皇帝做铺垫。
这固然有大秦自身的努力,更是那个时代用着统一的使命。
像满清那种作恶多端的,到了末代,同治、光绪、溥仪,一个赛一个的遭天谴了。
仅先天禀赋而言,不论科学还是玄学,都可以明确的一点是,天才诞生于任何家庭的概率都是相同的,人类必须要庞大的基数才能诞生更多的天才。
必须要全人类整体进步,才能诞生更多的精英。
讲明白了这个天地间的大公平“轮回”,才能开始讲生产力足够发达后的未来。
“从古至今,文明的一切进步,都是先有需求,再来解决需求,可解决需求的前提是……有利可图。”
“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候,会发现,明明整个社会的生产力足以让人们都过上温饱的日子,可有些人就是在饥饿寒冷当中,而有些人明明生产出了大量商品,他们宁愿倾倒销毁,也不会送给那些需要的人。”
“是穷人没需求吗?不是,是他们没钱。”
“需求要转化为购买力,才能算作需求,这是生产力足够的第一阶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惊悚游戏:这个女鬼是演员 渣男退婚,神医嫡女转头嫁皇叔 重生在末世小说,我连官配都敢杀 重生八七,悍妻不好惹! 夜少家的小祖宗甜又野 武值之英雄崛起 大清搬运工 新婚老公半身不遂,我却怀孕了! 许大茂的四合院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