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 > 武侠修真 > 长生可否 > 374、将计就计,新军编练

底色 字色 字号

374、将计就计,新军编练(1/3)

为什么自宋以来,这些士大夫就喜欢外族呢?是贱吗?非得给自己找个主子?
不然。
这是自秦始皇以来,一千多年的皇帝正统,是自大禹以来,八千年的君主正统,是帝王所代表的法统惯性,让这些士大夫绕不过去。
在控制不住皇权的时候,直接摧毁皇权就是最好的办法。
然而。
如土木堡那般,都兵变到那个层次了,士兵们依旧不敢杀英宗,他们敢杀文官,敢杀太监,唯独不敢杀皇帝。
没有人觉得兵变能推翻大明,夺取天下。
所以,哪怕被裹挟,杀到皇帝跟前,他们也知道有些事是绝不能做的。
哪怕有文官担保配合,可以处理后事,他们也不会头脑发热,因为在底层士兵看来,不伤及皇帝的情况下,所谓的兵变,不过是……党争。
皇帝怒火再大,也不会洒向他们这些大头兵,何况朝堂上还有衮衮诸公呢。
所以。
当年土木堡,叛军把英宗身边的太监大臣都杀完了,将英宗杀成了孤家寡人,却也没有动英宗一根毫毛。
英宗独自在野外晃荡了好几天,终于碰到了也先,然后历经千辛万苦,才终于被送了回去。
而英宗的回京,也是政治较量。
谁让于谦飘了呢?你严防死守不让英宗回来也就算了,你独掌大权,越过六部尚书,越过内阁,是不是就有点过分了?
所以,朱祁钰的儿子死了。
所以,英宗被接了回来,朱祁钰和于谦措手不及。
所以朱祁钰死了,所以英宗复辟了,所以于谦也死了……然后他们开始洗白死人,把于谦抬成圣人,英宗就永世不得翻身了。
一切的一切,都是文官集团在获利。
英宗被俘,“枉杀功臣”,如此种种,对于皇权的削弱,一直遗毒到正德年间,以至于武宗不得不另设豹房,操练新军,擅出九边,亲入军营,击退蒙古。
虽然“武”字对于明朝的皇帝的庙号来说,算不得好,但也的确显露了武宗的军事天赋。
也的确冲破了土木堡的影响,重新开始恢复皇权。
但,太浪荡了。
立足未稳,皇宫内都没有清理干净,就敢去南京,回京师后就算逃去豹房又如何?该死的,还是要死。
以上,都是阴损手段维持土木堡以来的影响力。
而土木堡兵变也把锅甩给了也先,而且不敢真正的杀害皇帝,更遑论攻破京师了。
如此种种,都是没有外族配合下,能做到的极限。
倘若也先真的配合,那上演的就不是土木堡了,而是靖康耻了。仔细研究过靖康之变,就会明白有多离谱。
从金军出发,按现代高速公路的里程算,都有1600里距离,而金军二十天就杀到开封,不带辎重,没有导航,孤军深入……还,攻破了大宋首都。
以至于史书上只能写宋钦宗相信道士,打开城门,撒豆成兵在对付金军……
他们完全没有想过,在敌国境内,每日行军八十里,是什么概念。
而且还需要逢山开路,遇水搭桥……
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耻辱,皇权的威严从此一文不值,秦桧为首的文官集团可以直接把宋高宗当傀儡,可以直接以莫须有杀掉岳飞。
如果不是党争,不是有人翻案,秦桧都不会变成奸臣……
所以。
靖康也好,土木堡也好,他们是百试不爽,他们再了解不过,金人也好,蒙古也罢,这些都没有能力真正统治中原,哪怕入主了,也只能依仗他们来治理而已。
而外族人口稀少,只要退了蛮气,想要不被推翻,只能依靠他们,久而久之,就成了傀儡。
为什么朱元璋不恨蒙古?
击败蒙古后各种联姻优待?
因为他从小到大,根本就没有受过蒙古人的欺负,欺负他的,都是士绅。
朱元璋看得清楚,士大夫们自己当然更清楚。
所以。
夏言想方设法,打算再来一次靖康或者土木堡,可蒙古人知道,事不过三,他们凭自己实力打下过中原,忽必烈也拉拢过北地世侯和南方士绅,他们尝试过,但即便是元朝也无法统治华夏,后来也先更是被甩了锅,导致蒙古自土木堡以后,无法与大明全面贸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惊悚游戏:这个女鬼是演员 渣男退婚,神医嫡女转头嫁皇叔 重生在末世小说,我连官配都敢杀 重生八七,悍妻不好惹! 夜少家的小祖宗甜又野 武值之英雄崛起 大清搬运工 新婚老公半身不遂,我却怀孕了! 许大茂的四合院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