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 > 武侠修真 > 长生可否 > 442、有无之法,大道愈明

底色 字色 字号

442、有无之法,大道愈明(1/2)

<b></b>张执象在赶往满刺加,但并非是以肉身。
他飞到钦天监便已落地,倒不是真气不够飞不到满刺加去,而是太慢了,邪神肆虐,每一刻钟都有大量百姓伤亡,他没有时间御剑飞行。
但,阳神过去也是一样的。
阳神凌空一瞬百里,而他自己则谈笑自如,在钦天监与嘉靖谈论着玄黄大典的编撰,还有满刺加的凶兽。
“你不是说,未到元婴,阳神本质是阴神吗?”
“为何还能行动自如?”
嘉靖可是老修行了,深知阳神、阴神,其实都是元神,如果是元婴的真阳神的话,离体之后能够自主行动,那是合理的。
而尚未跨入元婴阶段,元神就是元神。
无论阴神也好,阳神也罢,离开了身体,身体应该无法行动才对……
“算不得什么神通手段,回光一境,但凡有见性的修为,都能做到这等地步,等陛下结丹以后,也可如此。”
嘉靖在始皇帝代政的时候,完成了筑基。
如今倒也可以使一些出阴神的法门,但要超前,将阴神变为阳神,起码得结丹修行才可,结丹之前,真气离体几乎是不可控的,是做不到“散则成气,聚则成形”的。
至于“回光”一境。
嘉靖作为皇帝,作为这场变革的主导者之一,在扬州的时候,便已经见性了。
皇帝是最不适合修行的人,那是因为原来只有“九境”,可如今有“十境”,只要这位皇帝愿意去做圣王,有相应的功绩,他其实就是最好修行的人。
能够获取南北战争的胜利,并且还政于民。
等嘉靖退位的时候,回光修为就可以到达“见性”的大圆满了。
此后修行,受益无穷。
“回光一境,你在金华上分了三段,见性明明也有区别,为何不做区分?”光明境的确不用做区分,可见性还是有差别的,嘉靖认为应该分得更仔细一些才对。
“见天下性,方见己性。”
“如此一句而已,无非是见天下性的程度深浅罢了,只有量的区别,并无质的区别。”
“庄子在《大宗师》里面有做境界的划分,为外天下、外物、外生、朝彻、见独、无古今、不死不生、撄宁。”
“入静一境,既然取了最高的撄宁,那么回光见性,便从前面取三个境界好了。”
“朝彻、见独、无古今。”
“陛下以为如何?”
内算以混元为宗,大道是一体的,所以儒释道可以相互印证,庄子用来划分修行的八个境界,既可以用在入静当中,也可以用在回光当中。
而且并非强名,而是十分贴合。
外天下、外物、外生,重点都是一个外字,外字何解?将我摘出来?客观看待?有这个意思,但我们不妨用一个更贴切的词——参透。
参透天下的道理,参透万物的本质,参透生死之变。
如此,方能大彻大悟——朝彻。
或言,朝闻道,夕死,可矣。如此,便是朝彻。
你要见天下之性,必然要参透天下运行的道理,参透万物的本质,看破生死之迷障,如此,方能大彻大悟,能够见天下之性。
故而,朝彻,能见性。
见天下性,方见己性,故而……见独。
你参悟天下之后,便要开始参悟认知自己了,认知自己的本性,认知自己在这样的世界该有什么样的作为,认知在无数轮回当中,这一世,有着怎样的使命,对文明有着怎样的责任。
如此,也就见了己性了。
最后,便要跨越时空,将过去、现在、未来收纳于心中,参悟文明之理,参悟人生之义,为文明在正确的道路上前行而努力。
如此,便是无古今了。
庄子的八重境界,“外天下”、“外物”、“外生”都是基础,是修行之人认知世界的基本,所以不纳入境界,但实际上与金华一境息息相关,也与心斋息息相关。
“朝彻”、“见独”、“无古今”恰好贴合见性,却又与坐忘无关吗?
见性是有,坐忘是无。
有离开无不是有,无离开有亦不是无,合在一起,才是道啊。
而“不死不生”和“撄宁”,撄宁归为入静的最高境界,因为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男扮女装的我,竟然成了皇后!? 崩铁:我自逐火来,来此斩崩坏 拐个军师接招贤令 被退婚后,捡到一只纲吉猫猫 因为手抖就全点美貌值了[无限] [娱乐圈]手可摘月亮 假白富美有暴富系统[穿书] 天倾之后 京港往事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