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绝境求生崇祯帝 > 第132章 骆养性和言官联合逼宫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132章 骆养性和言官联合逼宫(1/2)

由于对左良玉失望透顶,朱由检在这次御前军事会议上甚至都懒得提他。
“诸位爱卿眼前的国朝局势危若累卵,但咱们不能因急而生乱,要有定力。朕认为当前的大局稳字当先,已经糜烂了的省份,暂且可以先不管。但还算安稳的省份,务必要保持稳定不可再使其进一步糜烂。现下、中原、湖北已乱、川南、云贵、广西亦有乱象,像湖南、山东、陕西、山西同样不安稳。这些地区治乱才是当务之急。朕认为当下之乱局,在治不在剿。治是在除根、剿是在割草。不除根,就会出现春风吹又生的现象徒耗国力而已。”
“陛下所言甚是,国朝局势之所以越来越乱,确实是咱们只注重剿而不注重治,老臣亦以为戡乱救国当以治为重。”周延儒顺着杆子表达了自己的主张,他自己也不懂军事,若是一味的想用军事手段解决内乱,只会让兵部的权势越来越重,这对内阁来说并不是期望发生的事。大明财政近九成花到了军事上,这绝对是不健康的,也是其它口子的官僚不想看到的现象。
“确如太师所言,当以治为重!但治也要有个方略,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得有重点,要划定一个基本盘,先将重点省份治好,然后步步为营稳扎稳打,力求用五到十年之功使大明实现中兴。两直是国之根本,亦是割除痹症实现中兴的关键。以两直为支点、以运河为主轴,必须要在五年内革除痹症,回复到原本的模样。朕的计划是今年年底之前在北直隶率先进行中兴改制的试点,希望各位爱卿能全力支持朕的改制计划。等北直隶地区改制有了效果和经验,再往全国逐步推行。”
改制?咱们本来议的是如何灭贼和恢复治政,怎么说了半天被弄成了改制?皇帝所谓的改制到底是什么内容啊?底下的朝臣们心里有些不踏实了。
开玩笑!不改制,怎么可能治国?怎么恢复国力?无论是做盘子还是补锅,不把大漏洞给解决了,干什么都会被这玩意给拖死。之前朱由检不敢大动干戈,他不是怕军头、不是怕所谓的士绅利益集团。这些势力只是依附在大明本身而存在的毒瘤而已,看着像那么回事,可实际上只是纸老虎。士绅集团看着牛哄哄的,李自成过来的时候他们怎么不顶牛?清兵入关的时候他们怎么不顶牛?军头同样的道理,一样是个外强中干的样子货。
他真正怕的是由于收拾这官僚集团,带来巨大的震荡,而自己没有资本将这个乱局迅速控制住。迅速控乱的核心是什么?核心只有两样,粮食和基础人才。
派到皇庄的工作组,最近一段时间反馈过来的情况让朱由检有了底气。今年皇庄能出产的杂粮很可能会过百万石,除了能自给自足以外还能往外卖不少。也就是说,北直隶这边的情况并没想象中的糟,只要措施得当,生产出足够自用的粮食一点问题没有。从皇庄的数据来看,政策到位、高产杂粮普及之后,北直隶一省除了负担种地百姓的日用以外,还能养活起六到七成左右的京城百姓日用。如此一来,京城对包括漕粮在内的粮食输入渠道的依赖就不会太大,哪怕是靠卖粮都能将这个口子给填平。
只要粮道上不容易被人拿捏住,改制就能大范围的推行。还有就是人才的问题,士绅集团掌握着人才供应通道,大改制后很容易被他们来个釜底抽薪,搞非暴力不合作,出现官员大范围辞职的现象,很容易造成地方官府停摆的问题。有了煤山的监贡生,这个问题也就不怕了。这帮监生,也经历过了皇庄工作组的基本业务锻炼。当个基层官员,没有大问题。他们敢抽薪,朱由检就敢换大梁。
监生们不同样出身于士绅集团吗?他们会不会罢工?以后世对中国士绅集团的了解来说,根本不可能出现这种情况。别人的倒霉就是自己的机遇,朱由检敢打包票,只要让监生们有机会顶大梁,今天科举出身的官员罢工明天煤山的监生院门槛就能被上杆子过来的人给踏烂。在大明三条腿的蛤蟆可能不好找,可找人来当官根本不用发愁。
所以说只要能解决改制之初的衔接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惊悚游戏:这个女鬼是演员 渣男退婚,神医嫡女转头嫁皇叔 重生在末世小说,我连官配都敢杀 重生八七,悍妻不好惹! 夜少家的小祖宗甜又野 武值之英雄崛起 大清搬运工 新婚老公半身不遂,我却怀孕了! 许大茂的四合院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