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绝境求生崇祯帝 > 第161章 只靠新军阻住口外清军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161章 只靠新军阻住口外清军(1/2)

“刘理顺、现在曹师长那边具体情况如何?你依着墙上的地图,给朕和诸位爱卿说说。”
收到军情后,朱由检尽管诧异,但还是赶紧安排人把内阁、兵部的人召到了新弄出来的军情室,召开御前军事会议。
军情室就是一个房子,并没有设置人员和机构,使用的时候让侍从室的人临时充当参谋服务人员,依着墙上的地图汇报和标记军情。挂图作战更方便参会的所有人掌握情况,展开讨论。在地图的对面、朱由检坐在上首,其它参会人员则在身侧的小马扎上坐着。
“曹师长说、他们在遇到敌情后,边战边边退,现在全师的位置在古北口外五十里处。”
“眼下新军两个师的整编进度如何?你们侍从室有无掌握情况?”
“据刘统领最新的工作汇报文书来说,口外作战的第二师人员和各建制尽数配齐,属于齐装满员。在密云的第一师,人员基本招齐,不过整训和一些附属人员配的还不齐,且兵员多是新兵,战力存疑。”
“曹师长在军情中对东虏的基本情况有无通报?”
“曹师长的军情通报说,目前侦查的东虏主力应该是六到八万之间,其中满八旗三四万左右,其余是北虏和汉奸军,还有虏军在陆续往战场赶,有迹象表明东虏的重军可能会赶到战场。曹师长在通报最后的评价是虏军战力一般,第二师无大碍!”
虏军战力一般?听了曹若海最后画蛇添足的评价,朱由检都差点笑出声来。如今的大明,也就曹若海这个二楞子能说出这种话。
“诸位、情况大概就这样了。朕先说说想法,此次虏军犯边朕的想法是,用新军第一师和第二师为主力,唐通部为策应,在白马关、古北口外线组成一道宽正面为一百二十里、纵深八十里的防线,阻住虏军即可,诸位以为哪?”
銆愯茬湡锛屾湤汨繎涓鐩寸敤鍜鍜闃呰荤湅涔﹁拷鏇达紝鎹㈡簮鍒囨崲锛屾湕璇婚煶鑹插氾紝瀹夊崜鑻规灉鍧囧彲銆傘/p>
清军来的很意外和预想的情况出入很大,按正常的逻辑既然皇太极死了,多尔衮怎么着也得有一段时间来整合内部。可不成想,他们基本上是无缝衔接,这么快就能组织大军远赴口外作战。
对满清的情况还是低估了,人家这效率和团结程度可比大明强好几个档次。好在情况还没那么糟,新军的两个师基本成型,有这两万多大军摆在口外,朱由检觉得钉住清军问题不大,暂时没必要像以前那样召勤王兵过来。
从去年的情况来看,勤王兵过来除了增加成本、劳民伤财以外,所起的作用未必有两万多新军大。
“陛下、只靠两师新军和唐通部,是不是有些太过托大?敌众我寡,还是妥善处置为好。”周延儒对皇帝这个大胆的布置很是担心,他觉得人家清军来了近十万,你却用三万多大军就像拖住,实在是有点太高估自己了。
“太师莫要担心、我军现在在密云一线就有三万多人,歼敌可能不够,但阻敌够用了。调勤王军过来助阵差不多也要一两月时间。有这个时间、朕觉得还不如再练一两师新军划算。”
调兵不如练兵,也就朱由检能说这话。他现在基本上对练兵有了信心,从目前新军反馈的情况来看,从民间招兵有三月时间,差不多就能成型。说实话调来的勤王兵,很多还没有训练上三个月的新军靠谱。
“陛下、臣觉得不调勤王兵入京师也行。但密云口外之战得派重臣前去督阵,不然战情朝廷难控。”陈新甲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新军的战力他见识过,新幕的士兵不知战力如何,但有之前的老卒在,挡住清军问题不大。上半年六千多新军就让清军陷入了苦战,这次有两万多,情况只会更好。
不过作为兵部尚书,他现在谋划的是要让这支新军进入兵部的管控下,可不能让其完全听命于皇帝,这样的强军不在兵部控制之下,兵部不就成了聋子的耳朵吗?
“督军?朕看还是算了,自萨尔浒之战,甚至之前的入朝抗倭之战始,从朝廷派出去的督军除了添乱可曾取得过什么战果?让没真正掌过军,指挥过大军作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男扮女装的我,竟然成了皇后!? 崩铁:我自逐火来,来此斩崩坏 拐个军师接招贤令 被退婚后,捡到一只纲吉猫猫 因为手抖就全点美貌值了[无限] [娱乐圈]手可摘月亮 假白富美有暴富系统[穿书] 天倾之后 京港往事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