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绝境求生崇祯帝 > 第200章 海商们的春天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200章 海商们的春天(1/2)

农户们忙着春耕、忙着为一年的生计做打算,按道理来说,商人们并不受季节的限制。可因为、天津港有冰封期到了二月才解冻,所以这段时间天津港码头的商人们也像农户一样忙碌,在这个春天他们同样充满希望。
赶着刚开海、松江府海商范一伟又运了一船货进了港。去年他跑了好几趟天津港、靠着贩搪瓷赚了不少钱,今年他的打算是再多跑几趟,争取再多赚些钱,要是情况好他想着赶年底的时候给自己再多添一艘船。
船刚一靠港、范一伟就将办税的事交给了自己的管事。自己则径直去了港口的供销社,他想看一下供销社再有没有什么新货。
去年他一直把主意力放到了搪瓷上,结果错过了新出来的煤油和酒精灯、炉。到了松江后,这几个月他才发现这些玩意在南方受欢迎的不得了。错过了进货时机的范一伟,对错过了商机懊恼不已。
所以这一次来的时候,他吸取了教训,先不忙着进货,得先逛一逛再说,免得再错过什么商机。
煤油和酒精炉、灯确实很受南方欢迎,这玩意小巧,干净,对追求精致的南方士人来说非常适合他们的生活格调。
酒精炉当初做的时候,朱由检预想的场景就是青楼。北京虽然也有一些青楼、但南京的秦淮河才是正经的青楼大本营。与秦淮河的青楼相比,北京城这边的就是个稍微雅致一点的窑子而已。
范一伟逛了一圈,发现这次供销社出来的新东西并不多,这让他心里有了谱,起码知道这些东西大致的市场情况,不需要盲目进货。
“范东家、今年你来的好早啊,这次打算进些啥货?”供销社的一个管事见到范一伟后,连忙过来攀谈。港口的供销社是以大宗货物销售为主,所以管事们对经常打交道的一些客户会上心,这种生意做一笔就是近千两银子的大活,他们拿的销售提成比较多。
銆愯よ瘑鍗佸勾鐨勮佷功鍙嬬粰鎴戞帹鑽愮殑杩戒功app锛屽挭鍜闃呰伙紒鐪熺壒涔堝ソ鐢锛屽饥汨溅恽銇鐫″墠閮介潬杩欎釜鏈楄诲惉涔︽墦鍙戞椂闂达紝杩欓噷鍙浠ヤ笅杞姐/p>
这边供销社的管事和伙计们严格来说都是销售经理,而不是普通的售货员。
“闻管事、受累打听一下,最近这些日子,你们社什么货走的最快。这次吾想着少进点搪瓷,再进点其它货,试试别的生意好做不。”范一伟和这位姓闻的管事打了好几次交道,算是比较合得来的合作者。
他知道供销社的这些人打交道的商人们多,对市场行情的敏锐性要比自己这样常在路上跑的海商强。
“范东家是想进些新货?这些日子供销社的新货里,玻璃的东西比较多,范东家要是有门路,可以进些玻璃货,这玩意利大的很。”
“玻璃?哪可都是贵货、利大是利大,进出货慢的很。吾还是想着进走货容易的货,腾本容易。”
“走货容易?范东家想要这种货?吾这边看着煤油走的快。煤油平常人家用也便宜也适合用,就是利小一些。”
“煤油?这生意我也看好、不知现在煤油作价几何?吾这次能进多少?”
奢侈品和民用产品的销售渠道不一样,范一伟看着是个大海商,实际上他在松江、南直一带实力还是一般。像玻璃这种奢侈品、他的销售渠道指望不大。而煤油不一样,这玩意是走量货,随便的小商铺就能售卖。
不得不说大量进煤油这条路,范一伟选的非常准。从商业上来说、做奢侈品生意的永远是小众,即使是利大、但盈利规模上限较窄,世界上的顶级商人都是坐大宗民用品发家的。可以肯定、煤油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会是主流的大宗商品之一。
与供销社的管事商定好进的货物后,范一伟才走出供销社去粮食交易所找恒远商行的管事,给自己这次带来的货找买家。
这就是天津港商业繁荣的象征,不然范一伟可不敢先定进货,再张罗卖货的事。要不是对市场有信心,谁会这么冒险?
刚到粮食交易所,恒远商行的伙计们一看到范一伟,赶忙跑过来招呼。两家合作了几次,也算是战略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惊悚游戏:这个女鬼是演员 渣男退婚,神医嫡女转头嫁皇叔 重生在末世小说,我连官配都敢杀 重生八七,悍妻不好惹! 夜少家的小祖宗甜又野 武值之英雄崛起 大清搬运工 新婚老公半身不遂,我却怀孕了! 许大茂的四合院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