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绝境求生崇祯帝 > 第232章 八师十二旅整军计划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232章 八师十二旅整军计划(1/2)

崇祯十七年六月中旬、锦衣卫报来了最新的情报,闯军在兵败宣化后,李自成带着主力退到太原休整。大同交给了姜襄继续掌管,陈奇瑜在纷阳重设山西总督府,他对朝廷的态度并不明朗。川陕总督孙传庭、重占洛阳,暂时没有宣布效忠新皇,沿用崇祯年号。南方两广、福建、浙江、江西、湖广等省已经确定宣布效忠南京,改用弘光年号。
东林那边的人也是没创意,南京太子登基时,他们用了真实历史上福王称帝时用过的年号,看来年号这块似乎早有准备的样子。
李自成休整一段时间后,会向什么地方用兵,现在已经不好判断了。天下的形势大变,朱由检根本没法用记忆中的历史走向来判断。按道理来说,宣化一战的惨败,会让李自成长点记性,不敢随意北伐、可这家伙说不准会记吃不记打、执意北上和自己死磕。
因此趁着这段平静期,将军事准备做好是必须要进行的工作。与中枢政体暂时不大动不同,军事这块、朱由检的想法是要从上到下彻底变了。
“诸位将军、还有内阁、御马监、兵部、太仆寺、锦衣卫的主要负责人都在,朕现在说说此次军改的主要方略。大明以后的最高军事决策机构为军令堂、军令堂大印由朕直接掌管,平常军令由中军都督府签发、报朕审定。五军都督府官衙保留、但职能将进行大变。中军都督府又称军令部负责全军指挥、调遣、战令签发事务。后军都督府又称总后勤部负责掌管全军钱粮、军需辎重等后勤事务。前军都督府又称总参谋部、负责军略的赞画和谋略议定。右军都督府又称总装备部、负责全军军械的生产、研制和配发工作!左军都督府又称总监军部、负责监督军令、军纪实施、并审定战功、核议军官人事工作。”这个架构基本上是仿照了后世的四总部制度,只不过多了个军令部而已。
喝了口茶、朱由检继续开口道:“中军都督府基本上和军令堂是一套班子、两种称谓,设中军都督一名、兼军令堂执事,副都督七名、兼军令堂执赞、由其它四军都督和兵部尚书、太仆寺卿、京城卫戍区指挥使兼任,副都督之下再设一些差遣职位即可。军令堂和中军都督府的区别在于、内阁首辅将再兼一个军令堂执事名额。军令堂为两执事、七执赞的配置、所有军机要事军令堂所有成员合议、报朕用印签发。有成规的常规军略则中军都督府合议、中军都督签发、报朕审议、内阁备案留底即可。”
听到此处、兵部尚书陈新甲差点就急了!这么一搞、兵部的军权尽失啊。他实在想不到,还能有什么军权是兵部能干的。
“御马监涉及到军权的事务全部移交到五军都督府,不再涉军!兵部以后负责的军务主要有以下几处、一、全军的征兵、招募工作由兵部及下设到省、府、县的兵部机构负责!二、将校堂生员的招募和教学由兵部负责。三、国朝的防务、防区规划和建设由兵部负责。四、军费的总体预算由后军都督府粗算之后,报兵部核审然后廷议。此项工作暂时没有展开条件、以后再议。太仆寺将直接涉军的事务移交给军令堂,以后专管涉及民务的军产,算是半个军事机构。除太仆寺和兵部外,其它军事机构一律不得参与民事,特别是经商事务绝对不能涉及。军队就是保家卫国、打仗用的!经费的事、朕和朝廷来想办法!”
将军令中枢的改制大略讲完后,朱由检又说了这块的人士安排。中军都督自然是黄得功、后军都督暂定是陈新甲兼着、左军都督是兵部的张国维兼着、前军都督为张凤翔兼着,右军都督是御马监的王之心兼着。另外马科、白广恩、唐通三人出任前军副都督,秦良玉兼任左军副都督,宋应星兼任右军副都督,王德化和太仆寺卿兼任后军副都督。等改制完成后,再确定最终人选,最终包括兵部在内所有军事部门的人员将全部转为武职军官体系,无论之前他们是文官还是太监。
“暂定、大明的战兵编为八个主战师,另设四个独立旅!其中四个主战师合编为两个整编军、整编军由两个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惊悚游戏:这个女鬼是演员 渣男退婚,神医嫡女转头嫁皇叔 重生在末世小说,我连官配都敢杀 重生八七,悍妻不好惹! 夜少家的小祖宗甜又野 武值之英雄崛起 大清搬运工 新婚老公半身不遂,我却怀孕了! 许大茂的四合院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