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绝境求生崇祯帝 > 第311章 辽东的历史旧账要翻起来了!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311章 辽东的历史旧账要翻起来了!(1/2)

由于陈荣盛说出了黄龙之子的事,方若诚不得不慎重行事。
分别对几名头领还有所谓的黄龙小妾和儿子问了情况后,才将他們带到旅顺港。
根据这些人说的情况,好像他们所说的黄龙之子确实是真的。黄龙本来的家眷已经被满清还有东江镇的叛徒屠了,这个小妾是他在旅顺的时候纳的。刚生了儿子不久,旅顺港便被攻陷黄龙战死。陈荣盛和其他几个黄龙的亲兵,带着他的小妾和儿子逃到了三山岛上。
因为害怕东江的叛徒以及满清知道黄龙尚有子嗣存在,他们就没有声张这事,一直隐形埋名的在这里当海寇,甚至队伍中新加入的人都不知道内情。
正是因为黄龙之子的存在,陈荣盛他们才一直没有投清。满清以及东江的人都是他们的世仇,投过去也不会有啥好果子吃。
剿匪剿出了一个忠良之后,回到旅顺的方若诚赶紧将情况汇报给了任双友,请他来定夺这事该如何处理。任双友怎么可能做的了主,他只能将情况再汇报给京城,让朝廷和皇帝来做主。
朱由检收到任双友的奏章后,吃惊不小。黄龙都战死了多少年,不成想他还有个儿子活着。从时间来算这小子已经十三四岁了,按说已经是大孩子了。
“去传太师来宫里,关于黄龙之子的安置事宜,得好好议议再做定夺。”想了一会,朱由检认为得和周延儒沟通一下,这事看着是个不大的事,真要细论却关联甚广。
等周延儒到宫里后,朱由检先开口问道:“太师、以故的东江镇总兵黄龙有嗣之事内阁应该知道了吧?关于此子如何安置,内阁这边的意见是什么?”
“臣等收到奏报后,已经议过了。若是确实是黄龙之后,因其父忠于国事,当厚待之!臣等的意见是招此子入太学,赐舍人出身。”
“只给一个舍人的身份?朕觉得有些薄待了。黄龙以总兵官职战死沙场,国朝理应厚待之。朕准备追封其为威海伯、封其为旅顺城隍、建庙世受香火。其子继爵,入京厚养之!”
“陛下、黄龙虽有忠国之行!然其在东江总兵任上,却多行弊事。东江糜烂、其过不小,封伯建祠优待过重,臣请三思。”周延儒的态度代表了大多数朝臣们对黄龙的意见。他们觉得东江镇后来的一堆烂事,与黄龙的处置不当不无关系。
东江镇糜烂是黄龙之过吗?朱由检不这么认为。首先东江镇的那帮人都是毛文龙的私将,压根就不服朝廷管束。毛文龙死后东江先是内部倾轧,接着就是闹饷、搞的是混乱不堪,调黄龙过去后朝廷给的支持又不够,他根本压不住东江势力。不给支持,让黄龙去和这帮子军阀干!他能干成啥事?东江之祸,可怪的人太多,但黄龙不该负主要责任。
“太师、东江之祸,起于其腹里,败于庙堂,袁崇焕、毛文龙、袁可立、孙元化以及当时庙堂诸公才是祸本。以此祸,苛责死于国事的边将,有违国朝体面。朕追封黄龙爵位,是想让战死疆场的忠良瞑目。辽东的烂事,是到了一步步梳理的时候了。梳理辽事,有一个原则,尽忠死节的将士一律只言其功不追其过。”
谷鼊/s黄龙之子的事之所以说关键联甚广,就是因为这事涉及到了整个辽东糜烂的一摊子历史问题,这里边有一堆烂人、烂事在牵扯。随着大明又一次进入辽东,这些历史烂事不可避免的要重新翻起来,用什么态度翻、很关键!
实话说要是细论,事涉其中的人没一个是完全没责任,完全清白的。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从万历朝和李成梁开始,任何一个去辽东,以及做出相关决断的人,谁敢说自己在这场大祸上彻底无辜?
但是翻账的时候,不能将所有人都翻进去。总得有些相对好的人要树成典型,总得在烂人、烂事中挑些好的出来。黄龙就是朱由检第一个摘出来的人,要以他为样板,给朝臣们立一个标准,免得翻案的时候无章可循。
辽东的历史旧账,肯定要翻,即使朝臣们不想翻,朱由检自己都会亲自下场来推动这事。不然大明这几十年的乱子不就白闹了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男扮女装的我,竟然成了皇后!? 崩铁:我自逐火来,来此斩崩坏 拐个军师接招贤令 被退婚后,捡到一只纲吉猫猫 因为手抖就全点美貌值了[无限] [娱乐圈]手可摘月亮 假白富美有暴富系统[穿书] 天倾之后 京港往事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