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诡异复苏,我神明的身份瞒不住了 > 第一百六十九章 梅山法,虎匠。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一百六十九章 梅山法,虎匠。(1/3)

平天山脉内的龙脉残余气息,包括龙脉地心内的灵气灵液,被陈景乐收走后,未来整座山脉的灵气浓度,肯定会有所下降。
一时半会儿可能感受不到变化,不过假以时日,山中的“居民们”估计就会慢慢发现其中差距。
不过到那时候,就算它们察觉到不对,也没法子,一来不清楚事情状况,二来不知道找谁寻仇。
大概率只能郁闷接受这个现实。
好在平天山脉够大,即便灵气浓度下降一个等级,也足够如今这些低等级的山野精怪们修炼了。
荷城这边,除了风水地脉比较奇特外,再一个就是这边的民间法教法脉,很是厉害。
当地称之为三元教。
说三元教可能有些朋友不熟悉,要是说另一个名字,梅山派,估计大家就恍然了。
之前提到过一些梅山派梅山法的相关信息,介绍过它的分支,僮族师公教。
陈景乐一路走来,发现这边的三元教,和安州防城那边的僮族师公教不太一样,更接近梅山派本宗。
而且这一带的梅山法传人,都是以少族为主,
其中又以白族最多。
因此在这里,有必要介绍下荷城这边的梅山三元教。
……
首先,要从梅山法的起源开始说起。
官方考证的梅山派,被看作是闾山派的分支,最早起源于宋时的洪州分宁县。后来入湘,于古梅山峒区域,融合当地的巫傩文化后,开始发扬光大。
古梅山峒区域的巫法,确实是可以追溯到上古炎黄时期,蚩尤九黎一脉,但与中原的正一道融合后,乃至兼收了释、儒部分特色的梅山法、梅山教,也确实是源自北宋。
而梅山派是起源于闾山派也没错,不过经过多年发展,如今的梅山派,已经超越闾山派,称得上大夏境内最为广泛庞大的法脉。
分支众多,体系完善。
当然,梅山法最出名的,还是其术法霸道。
这点继承了闾山派的特点。
并且囊括各种领域,堪称全能。
最广为人知的五猖兵马,就是源自梅山派,而且属于梅山派法坛供奉神明,位列第六。
至于荷城一带,较为常见的梅山派“弟郎”,主要还是师公和道公。
他们的职责,是充当和事佬,以和化结,解决人与神诡之间的恩怨。
这点和其他师公教分支,没有太大区别。
两脉都奉翻坛祖师张五郎为教主。
嗯,就是那个极具个性的双手撑地,两脚朝天的倒立神像。
……
张五郎的神像,不怎么讲究,又很讲究。
不怎么讲究,在于是用野葡萄藤这等寻常材料雕刻而成,面貌无需多精细,只需要大致形状,手撑地,脚朝上即可。
讲究则在于神像的装脏,要用灶心土、破故纸、杜仲皮、神仙叶、野棉球为五脏,海马为骨,还要加上千里眼、顶风耳、龙眼、珍珠四物明目聪耳,封闭前还要往里塞一些碎金银,念咒开光方可。
张五郎可以说是大夏民间俗神中的一朵奇葩(褒义),也是唯一一个可以随身携带、祭拜、设坛的神明。
关于张五郎的传说多种多样,由于年代久远,真实性已经无从考究。
不过经过近千年的众多香火供奉,就算只是普通道士法师出身,其实力也绝非凡响。
可惜如今众神消失,无缘得见。
荷城这支梅山教法脉之所以又叫三元教,是因为其中师公一脉,以唐、葛、周三位将军为法主,对应道教上古三元。
上元天官赐福,中元地官赦罪,下元水官解厄。
梅山教的三元将军,据说是西周时期有名的谏官诤臣,后来历朝历代都有封赏,宋后名声广泛流传,被梅山派所供奉,是师公们在与诡邪做斗争之时的有力依靠。
口念《三元将军咒》,手持师公刀。
三元将军出手,莫说寻常诡异,即便是诡王来了,也只有伸长脖子挨刀的份!
没错,梅山法就是这么霸道!
……
除师公道公外,梅山派还有武师、水师、猎户、放牛郎、看鸭人、渔夫、泥瓦匠等其他信徒职业。
比如水师,一碗水走天下。
不管是捉蛇的炼蛇水,还是铁匠的的炼雪山水,只要是需要奉请水灵的,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惊悚游戏:这个女鬼是演员 渣男退婚,神医嫡女转头嫁皇叔 重生在末世小说,我连官配都敢杀 重生八七,悍妻不好惹! 夜少家的小祖宗甜又野 武值之英雄崛起 大清搬运工 新婚老公半身不遂,我却怀孕了! 许大茂的四合院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