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 > 科幻穿越 > 帝国再起 > 第三十一章 永历七年的夏(中)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三十一章 永历七年的夏(中)(2/4)

功无过。
“最好再调些绿营兵过来。”
绿营,就他们看来就是炮灰。众人互换了一个眼神,旋即便举了周边几支看上去还算能战的部队出来,由尚可喜、耿继茂和喀喀木联名抽调到广州待命。
廉州总兵郭虎所部三千战兵、高雷总兵高进库所部三千战兵、南赣参将孔国治所部一千六百战兵,外加上两藩抽调的上万的藩兵和喀喀木的八旗军,总兵力不低于两万,比之粤东战场上只有不足一万的明军是要超出一倍之多的。
大军在这八月里迅速的集结开来,哪知道,调令派过去了,众将开始拔寨启程,前往广州汇合,尚可喜和喀喀木却率先接到了清廷的圣旨,其内容竟然是严令他们不准对郑成功、陈凯二人的代表的闽南、粤东的明军展开攻势。另外,喀喀木所部八旗军还要回调江宁。
说白了,这一次就算是白跑一趟!
………………
历史上,喀喀木所部抵达广州时,同样面临着李定国早已被尚可喜击退的局面。于是,清廷派遣喀喀木配合广东清军进剿反正不足半载的郝尚久,从而酿成了潮州之屠——那场十万人被无辜杀害的惨剧。
从军事层面上分析,那一战,郝尚久所部不过数千兵马,无非是李成栋的旧部加上本地的新卒罢了。而清军那边,喀喀木的江南江宁左翼四旗以及从征的汉军旗兵是其一,靖南王耿继茂的藩兵为其二,另外还有郭虎、高进库和孔国治所部的从征绿营,以及吴六奇、许龙、苏利乃至是蔡元之流的潮州本地土寇。加一起,说清军总兵力在三万左右都是往少了说的,那本就是兵力极度悬殊的一役。
根据记载,当时郝尚久是有向郑成功求援的,郑成功接到求援后也一度进入潮州。后来郑成功退兵了,也曾留下部将陈六御统兵,只是陈六御也没能做些什么,直到潮州城坡后便撤军了事。
说到底,还是因为兵力悬殊,双方的实力差距过大,郑成功历经凤巢山惨败,以及虽然取胜可损伤也不小的海澄之战,正是急于恢复实力的时候,自然是对那个墙头草报之以爱莫能助的态度。
所幸的是,比起那段历史,如今吴六奇、许龙、苏利三人皆已不在,清军一见面就少了上万的本地绿营和土寇作为依靠。
这些年下来,有陈凯的襄助,郑成功的实力远比历史同期要强大。甚至仅仅说如今的粤东战场上,陈凯节制的明军虽然还只是那不足万人的规模,比起闽南是少之又少的,但是比之当年的郝尚久却是要强出太多的。此消彼长之下,陈凯自觉着与清军的兵力差距应该还是存在的,但是并非不能抹平的,只要郑成功那边能够把机动兵力都调过来,明军在粤东战场上的兵力其实还是会占据优势的。
正因为如此,八月初,陈凯获知了喀喀木所部进入广州的消息便立刻向郑成功要求援军。
清军的进军方向,无非是三河坝和海陆丰两处,这是地理环境决定的。前者不提,后者嘛,说起来,来的话,固然更好,无非是再碰个头破血流而已。,可是按照正常的思维,就算是一只狗被同一根棍子打了两次,它也该知道躲了,更何况是尚可喜那等不沾毛都比猴精的家伙。
是故,求援的同时,陈凯也将始终集结于陆丰、碣石卫一线的粤东明军主力回调潮州府城,以策万全。当然,万一清军真的退化得连狗都不如了的话,陆丰那边,棱堡摆在那里,明军有船,顺流而下,再走海路,估计清军营寨还没扎好大军就已经回去了,同样是稳如泰山。
至于援兵,反倒是最不用担忧的。实力更强不提,只说这粤东明军与闽南明军其实都是郑氏集团的人马,与当年的郝尚久可是截然不同的,自然是不会放着不管。
有了这层保险,陈凯不仅仅是调兵遣将,更是继续着他在潮州的开发工作。
首先的,此番邝露回到广东,陈凯暂且不打算再派他出去了。至于新工作,他也早已是想得清楚了,那便是由邝露开设一家报馆。只是不同于更多针对在职官员的邸报,这份报纸是面向大众的,用陈凯的话说,就算是赔钱也要办好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惊悚游戏:这个女鬼是演员 渣男退婚,神医嫡女转头嫁皇叔 重生在末世小说,我连官配都敢杀 重生八七,悍妻不好惹! 夜少家的小祖宗甜又野 武值之英雄崛起 大清搬运工 新婚老公半身不遂,我却怀孕了! 许大茂的四合院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