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 > 科幻穿越 > 大秦:出海归来,我献上世界地图 > 第一百七十一章 标点符号的诞生和准备溜溜球的始皇帝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一百七十一章 标点符号的诞生和准备溜溜球的始皇帝(1/3)

夏日炎炎,热气升腾,万物都好似打了蔫一样,阳光照到的地方像火炉子般,刺的眼睛都是热的。赵泗撇过眼睛,落在升腾着冷气不断融化的冰鉴叹了一口气。“可真热啊……”花倒是开的盛,虞姬挺着大肚子靠在躺椅之上饶有兴趣的看着鲜花。始皇帝则饶有兴致的拿着一根简易版逗猫棒逗弄琥珀。琥珀带着敷衍和无聊陪着始皇帝游戏以满足始皇帝的童心,不动声色的将身子靠的离冰鉴更近一点。老虎也怕热……赵泗接过宫人送上的装订好的第一期《科学与自然》。翻至目录……标点符号的注释和解析神奇的大自然太阳光的折射彩虹的原理大自然的伟力水冰雪目录是赵泗提出要求加上的。《科学与自然》是面相普罗大众的,一定要足够简单明了,其实为了打开销量引爆热点赵泗还打算参考uc小编的震惊体。不过对于这个时代似乎有些太过超前了一些,因此也就没有使用。值得一提的是,这本《科学与自然》,采用了标点符号。嗯,现代的标点符号……并且第一篇文章就是对标点符号的运用和解析。嗯,古代断句可是一门高深学问,严格意义上来说,断句,也算是这个时代知识垄断的一种。普通人拿到一篇文章,不会断句,纵然每个字都认识,恐怕也极其难以读懂,最关键的是,文章这种东西,断句错了,往往其意思就大不相同,可谓是失之毫厘差之千里。什么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什么……有时候对于古人的解析,恐怕古人自己知道了都得从棺材板里面爬出来说你们误解了我的意思。譬如孔老夫子本人,可谓颇受其累。学问学问,一旦被垄断,其实也就算不得学问。我读了一辈子《论语》,你孔仲尼能比我更懂论语?听起来是笑话,但事实上是现实。儒家魔怔那会,哪怕孔子本人复生恐怕也会被打成歪理邪说。赵泗不喜欢没有标点符号,所以基本上他写的东西,除了简短的断句之外,一般都会留白为空,如果是文章的话,自然是按照上一世的习惯加上标点符号。赵泗早就有推行标点符号的心思,只不过一直以来抽不开手。嗯,相比较于其他地方,匠作局是最先采用标点符号的,很早以前就在用了。从他们读了赵泗写的文章以后就主动提出了这件事。毕竟科研,容不得马虎……科研要实事求是,没有断句颇为不便,赵泗简单明了的断句符号很快就被他们采用,现在匠作局的内部材料全部都采用了标点符号,当然上奏写信什么的他们还是一如既往的使用这个时代的标准,目前只在内部使用和流通。反正都要刊印科普书籍,赵泗想了想,干脆把标点符号这玩意科普了得了。对于没有标点符号这件事,赵泗可以说忍了太久太久。他就在始皇帝身边,每天还得帮始皇帝处理政务,面对洋洋洒洒几千字没有一个标点符号全靠自己断句的奏折,他早就深恶痛绝了。打开《科学与自然》,赵泗放眼看去。嗯,大白话……简单易懂,还有标点符号断句,这就更简单了。就是有一点,如同,。!?:“”这样的标点符号其实更适合用于横版而非竖版文字。而这个时代竹简流行,受限于材料原因,因此书写起来都是从上往下。至于之所以为何是从右到左的竖版则是因为这个时候的书写习惯。通常来说,竹简一般是写好以后才编制成册的。也就是在书写的时候,大多数情况下都是用一条一条尚未编制的竹条书写。通常情况下这些竹条堆积在左手处,写的时候从左边拿过来用右手写,写完一条检查一下没有问题就顺便用绳子编上,一条一条,直到写完也就刚好编制完。因此读起来就是从上到下从右到左。有了断句符号是好事,该说不说,确实简单多了,也不用担心有人因为断句产生理解问题了。但是,也确实不怎么美观……会给人一种十分突兀的感觉……“实用就行……”赵泗捏了捏鼻子,丑是丑了一些,但是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先把标点符号推广开来,等到纸张彻底普及以后就可以推广横版的书写方式了。汉字起笔基本上都是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因此改竖版为从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男扮女装的我,竟然成了皇后!? 崩铁:我自逐火来,来此斩崩坏 拐个军师接招贤令 被退婚后,捡到一只纲吉猫猫 因为手抖就全点美貌值了[无限] [娱乐圈]手可摘月亮 假白富美有暴富系统[穿书] 天倾之后 京港往事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