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 > 都市言情 > 这个主持人太专业 > 第一百七十七章 第二期不被看好?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一百七十七章 第二期不被看好?(2/3)

会已经在公示栏开始公示了。
当然,好处肯定不能都是叶落一个人得的。他们整个节目组的所有同事,都按照贡献程度高低分别获得了台历的奖赏。最次的,也是年底奖金翻倍。
而这,还仅仅是第一期节目播出之后的效果。
“多亏大家支持,要不然咱们这个节目也出不了成绩。”
节目火了,叶落也高兴,但他也没把功劳独自揽下。正如他说的一样,要是没有这一屋子同事的帮助,光靠他自己可搞不定这个《诗词大会》。
办公室里,气氛相当的融洽。
张导拍了拍手,说道“好了,大家也别闲聊了,赶紧把手里的活儿处理处理。咱们今天得录第二期了,该准备好的东西一定不能出错。别看咱们第一期火了,但是有多少人等着看咱们第二期的笑话呢?今天的录制,要求要比第一期还严格!今天要是哪个环节、哪个部门敢出问题、敢掉链子,那别怪我不讲情面。”
张导的话说的很重,但大家也都理解。
网上的评论大家也都看了,的确是好评如潮。但是,也有许许多多的人认为,《中华诗词大会》第一期能火,完全就是投机取巧的结果。
各种因素堆到了一起,才造就出了文艺频道的收视神话。
第二期?
还能有第一期这么高的收视率?
那不可能!
很多人都认为,后续的节目收视率能维持在15、13左右,就已经相当了不起了。
想继续维持这种火爆程度?这简直是不太现实。
当然,持有这种论调的,基本都是网上那些所谓的业内人士。这也算是当今娱乐圈的现状吧,一档节目火了,势必会冒出很多负面消极的论调。毕竟,市场的盘子就这么大,你收视率越高,同时的其他节目的收视率就一定会受到影响。
甚至,影响到整个行业的运行模式,或者是增加行业内的竞争成本,也不是不可能。
也就是所谓的“鲶鱼效应”,网友们作为观众肯定是喜欢鲶鱼,但是池塘里的其他鱼可就不喜欢鲶鱼了。
所以,《诗词大会》被业内人士唱衰也是情理之中的。当然,如果这档节目经过市场的反复检验,真的是势不可当的话,那后续就不是唱衰了,而是模仿。
下作,却又真实。
“叶哥,你对对本子。”张导递过来一沓材料。
叶落虽然是总负责人兼总策划,但这档节目具体的细节和事宜,全都是张导和赵总监两个人负责的。
“点上啊,别闲着,一边儿抽一边儿看。”赵总笑呵呵的散着烟。
都说主持人不抽烟、不喝酒,但其实这也分人,像是叶落认识的一些男主持人,好多都是烟酒不离手。
九点左右。
演播厅那边已经就绪。
《中华诗词大会》第二期,准备开始录制。
趁着正式录制之前,叶落把张导、赵总他们这些节目组的骨干叫到后台,又嘱咐了一下,“多余的话我就不说了,今天咱们得连续录制两期,时间有点赶,手下的兄弟们没问题吧?”
“你就放心吧。”
“早都和大家解释过了。”
“没问题没问题。”
几个人都点着头。
之所以要连着录两期,这也是台里的要求。现在这档节目火了,很多该走的审查流程就必须得走一遍。
在追求收视率的同时,也要保证节目不出问题。
事实上,这也是华视的一贯作风,越火的节目审查就要越严格。
连着录两期,也是为了方便走审核的流程。
叶落点了点头,“行,那大家就各就各位,准备开工。”
众人一哄而散,回到自己的岗位上,严阵以待。
其实说实话,叶落身上的压力才是最大的。叶落知道这档节目肯定能火,但他也没想到第一期竟然能火成这个样子,这多少有些超出他的预料。
开门红无疑是个好事,但他们的起点实在是太高了,观众们的期待值也同样的被无限拉高,这对于后续的节目录制来说,其实是个很大的挑战。叶落作为总负责人和主持人,这档节目的命运完全就掌握在他一个人的手中。想要不走下坡路,就必须投入更多的心血和精力。
当然,收视率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惊悚游戏:这个女鬼是演员 渣男退婚,神医嫡女转头嫁皇叔 重生在末世小说,我连官配都敢杀 重生八七,悍妻不好惹! 夜少家的小祖宗甜又野 武值之英雄崛起 大清搬运工 新婚老公半身不遂,我却怀孕了! 许大茂的四合院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